问答详情

乱停车怎么举报

行政处罚 2023-08-27 08:1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乱停车找哪个部门投诉
    1、乱停车需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投诉:
    (1)在市政管辖的公共场所违章停车,拨打110或122向交警举报。工作人员会根据车主登记的联系方式,联系车主来移动车子,并对交通违章行为进行教育和处罚;
    (2)在小区、商场等公共场所违章停车,找物业、管理方投诉。请其纠正违规停放行为;
    (3)公司企业和机关单位所属的停车区域的乱停乱放可以拨打企业和单位的后勤保卫处举报,请工作负责人帮忙纠正违规停放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
    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但是,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施划的停车泊位除外。
    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二、处理违章的流程是什么
    1、一定是需要违章本人或者车主来亲自进行处理;
    2、处理的人需要带上身份证原件,驾驶证原件,行驶证原件到交警大队的违章处理窗口进行办理;
    3、选择要处理的违章内容,可以全部处理也可以有选择的处理,并且可以对违章的提出异议,并申请行政复议;
    4、如果对于违章没有任何异议,在处理完驾驶证扣分之后,会领取一份违章处理通知书以及罚款单。可以拿着违章单据去指定的缴款银行进行违章罚款的缴纳。也可以在网上银行进行罚款的缴纳;
    5、保留好罚款缴纳后的回执单,如若违章行为仍然在,则需要拿着回执单去交警部门进行手动清除违章。
  • 小区停车乱停车可以投诉部门有:
    1、小区内的停车位是属于物业管理部门管理的,可以第一时间通知物业部门,让相关人员过来处理
    2、可以找小区内的居委会来投诉这件事情,让居委会管理人员来出面解决
    3、还可以直接拨打交通管理部门的电话,比如:112或者114,让交警出面来挪车。
    小区收停车费不合理举报方法有哪些
    1、小区违规收停车费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2、小区收取不合法或高额收取停车费且经协商不赔偿损失的可向当地物业管理部门、物价局或房管局反映;
    3、可以拨打12345市民热线或12315消费者投诉电话进行投诉。商场罚款商户可以拒绝。商城是没有罚款的权利的,因为营业员和商场不构成劳务关系。如果有商场罚款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商场没有处罚权,可以拒绝交纳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三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三条
    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为由不履行义务。
    业主转让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其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一并转让。
    第二百七十四条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 违法停车的举报方法如下:
    1、在市政管辖的公共场所违章停车,拨打110或122向交警举报。工作人员会根据车主登记的联系方式,联系车主来移动车子,并对交通违章行为进行教育和处罚;
    2、在小区、商场等公共场所违章停车,找物业、管理方投诉,请其纠正违规停放行为;
    3、公司企业和机关单位所属的停车区域的乱停乱放可以拨打企业和单位的后勤保卫处举报,请工作负责人帮忙纠正违规停放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九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九条
    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规定有哪些
    1、在设有禁停标志、标线的路段,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之间设有隔离设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横道、施工地段,不得停车;
    2、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米以内的路段,不得停车;
    3、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队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米以内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设施的以外,不得停车;
    4、车辆停稳前不得开车门和上下人员,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5、路边停车应当紧靠道路右侧,机动车驾驶人不得离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物品后,立即驶离;
    6、城市公共汽车不得在站点以外的路段停车上下乘客。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重庆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