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如果家庭困难交不到罚金,判决缓刑一年怎么办?

行政处罚 2023-08-30 17:1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判缓刑罚金交不起可以这样处理: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据实向法院的法官说明情况,经人民法院裁定,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裁定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缓刑又被称为“暂缓量刑”或“缓量刑”,一般指的是对于触犯刑法,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的表现,且如暂缓执行期间确实不会再次危害社会的,即规定一个的考验期;如果在考验期限内,犯罪人遵守一定的条件,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种制度。
    判缓刑的条件如下:
    1、犯罪分子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犯罪情节轻微;
    3、犯罪分子具有悔罪表现;
    4、犯罪分子没有再犯危险性,而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不利影响。
    但是,对于是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第五十三条 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 一、判缓刑罚金交不起怎么办
    1、判缓刑罚金交不起,法院会强制执行的。罚金只是主刑的一个附加刑,如果法院强制执行都无法全部缴纳的,法院可以在任何时候,即使是主刑结束之后,一经发现有可执行的财产,还是会被追缴的,直至全部缴纳。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
    【罚金的缴纳】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二、坐牢出来不交罚金还会坐牢吗
    坐牢出来不交罚金不会坐牢。但不可以不交,罚金属于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结果,如果罪犯对判决不服的,可以上诉解决。但拒不缴纳,依法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同时根据法律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减刑时要从严控制。罚金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无故不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经强制缴纳仍不能全部缴纳的,在任何时候,包括主刑执行完毕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的,应当追缴。
  • 判缓刑罚金交不起,法院会强制执行的。罚金只是主刑的一个附加刑,如果法院强制执行都无法全部缴纳的,法院可以在任何时候,即使是主刑结束之后,一经发现有可执行的财产,还是会被追缴的,直至全部缴纳。
    坐牢出来不交罚金还会坐牢吗
    坐牢出来不交罚金不会坐牢。但不可以不交,罚金属于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结果,如果罪犯对判决不服的,可以上诉解决。但拒不缴纳,依法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同时根据法律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减刑时要从严控制。罚金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无故不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经强制缴纳仍不能全部缴纳的,在任何时候,包括主刑执行完毕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的,应当追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
    【罚金的缴纳】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常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