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国有划拨土地如何进行转让,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土地纠纷 2023-09-03 01:5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流程如下:
    1、上报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
    2、获得批准后,签订转让合同;
    3、履行合同义务,缴纳土地出让金;
    4、办理土地使用权过户登记。
    另外,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前款土地使用者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法律依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三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前款土地使用者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第四十四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除本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的情况外,不得转让、出租、抵押。
  • 法律分析:国有划拨土地可以转移。依照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一般不得进行转让,但经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并符合下列条件者,可进行转让:一、土地使用者是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二、领有国有土地使用权;三、对土地上的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拥有合法的产权;四、依照《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规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以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所获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条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报批时,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决定可以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转让方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转让房地产所获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或者作其他处理。
  • 国有划拨土地转让的法律规定有:国有划拨土地转让时必须要补交足额的土地出让金取得划拨土地的使用权证明;国有划拨土地转让时必须经过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才能够转让等其他的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五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其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可以转让、出租、抵押:
    (一)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二)领有国有土地使用证;
    (三)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合法的产权证明;
    (四)依照本条例第二章的规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者以转让、出租、抵押所获效益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转让、出租、抵押前款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分别依照本条例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规定办理。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遵义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