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有哪些措施?

交通事故赔偿 2023-09-20 16:0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我国的道路安全法规定,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措施通常有以下:1、清理创伤伤口,防止感染;2、发现有出血立即进行止血包扎;3、保护好事故现场,必要时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破坏事故现场;4、把受损车辆送到修理厂修理;5、如有危险化学品泄漏,按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方案进行处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交通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如下:1、发生交通事故,立即停车并报警;2、设置安全警示牌;3、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形下,拨打急救电话;4、交警赶赴现场后,配合调查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第一款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 法律分析:事故现场救援的基本要求有: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影响范围继续扩大,并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法律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第十七条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启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救援措施,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事故情况:
    (一) 迅速控制危险源,组织抢救遇险人员;
    (二)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组织现场人员撤离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
    (三) 及时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单位和人员;
    (四) 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扩大和次生、衍生灾害发生;
    (五) 根据需要请求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参加救援,并向参加救援的应急救援队伍提供相关技术资料、信息和处置方法;
    (六) 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
    (七)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急救援措施。
    第十八条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救援措施:
    (一) 组织抢救遇险人员,救治受伤人员,研判事故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二) 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单位和人员,隔离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域,疏散受到威胁的人员,实施交通管制;
    (三) 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扩大和次生、衍生灾害发生,避免或者减少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四) 依法发布调用和征用应急资源的决定;
    (五) 依法向应急救援队伍下达救援命令;
    (六) 维护事故现场秩序,组织安抚遇险人员和遇险遇难人员亲属;
    (七) 依法发布有关事故情况和应急救援工作的信息;
    (八)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急救援措施。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不能有效控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指挥应急救援。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苏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