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法律是如何规定知识产权受什么法律保护的?

其他 2023-09-21 05:2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如下:
    1、版权与邻接权;
    2、商标权;
    3、地理标志权;
    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5、专利权;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7、为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
    知识产权的特征是什么
    知识产权的特征如下:
    1、无形财产权;
    2、确认或授予必须经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
    3、双重性。既有某种人身权的性质,又包含财产权的内容。但商标权是一个例外,它只保护财产权,不保护人身权;
    4、专有性。知识产权为权利主体所专有。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经权利人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别规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这种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第一百二十四条
    自然人依法享有继承权。
    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财产,可以依法继承。
  • 法律分析:法律和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包括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惩罚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审查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国家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惩罚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建立对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防止企业的垄断发生,实现知识产权强国即科技强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 第一条 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为保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对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客体享有的专有权利。法律依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第一百二十七条
    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三十条
    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
    第一百三十二条
    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遵义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