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民事诉讼程序是什么意思,法律规定是什么

其他 2023-09-21 10:1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民事案件流程是:
    1、起诉;
    2、立案审查;
    3、起诉受理;
    4、排期开庭;
    5、开庭审理;
    6、达成调解协议;
    7、当事人不服裁判的,可以提起上诉;
    8、二审审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 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规定的是法院审理、执行民事案件的相关程序等内容;而民法典是实体法,规定的是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义务等内容;民事诉讼法第236条规定的内容在民法典第509条、第577条有类似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民事诉讼程序是法律规定的解决民事案件争讼的步骤和方法。主要有以下步骤和程序。
    一是起诉、立案
    二是应诉,确立开庭时间
    三是开庭,分为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调解、宣判。
    四是,服从判决或者上诉。上诉则启动二审程序。
    五,判决生效后,不服判决,可以申诉,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达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