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法律规定自主遗嘱需要公证吗,有哪些规定

遗产继承 2023-09-28 18:5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公证的必要性取决于当事人的个人意愿,没有公证的要求。一般来说,公证不是遗嘱生效的法定强制条件。根据规定,代表遗嘱人书写的遗嘱,应当有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其中一人代表遗嘱人、遗嘱人和其他见证人书写,并在次年、次月、次日签名。
    在民法典中,遗嘱即使未经公证也会生效。遗嘱形式完整、内容明确的,自遗嘱人死亡时生效。根据法律的规定,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处分个人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 自书遗嘱不是一定需要公证。即法律并不强制,由当事人自行决定是否公证。且公证不是遗嘱生效的条件。自书遗嘱满足能体现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遗嘱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等条件,即可自继承开始后生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六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 只要立遗嘱人愿意办理公证就可以立公证遗嘱,不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所谓公证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订立并经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
    遗嘱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作出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这种处分行为就是遗嘱。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南昌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