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2016年5月份交通事故对方全责,我方车人员受伤,时隔一年受伤人向法院起诉要对方赔偿,同时又要我赔偿,我要赔吗?时隔一年受伤人向法院起诉要对方赔偿,同时又要我赔偿,我要赔吗?

损害赔偿 2019-03-20 17:57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由交通事故全责方赔偿受害人的实际损失、精神损害赔偿金等,保险公司在保险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交通事故赔偿一般包括以下项目:受害人受伤未致残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赔偿金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 一般交通事故索赔案件,向法院起诉时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
    1、证明原告身份的有关证据。如身份证、户口本、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居委会、村委会及派出所盖章,适用伤残案件)、亲属关系公证书(适用死亡案件)。
    2、证明被告身份的相关证据。如被告身份证、驾驶证、被告工商登记材料(肇事司机是在履行职务行为时,被告是肇事司机所在公司)。交通事故索赔
    3、交警部门制作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用于证明交通事故责任的证据。
    4、原告伤情情况证据。如入院记录、出院记录、出院小结、病历本、医药费票据等一切可以证明原告伤情的证据。
    5、误工费与误工损失证据。如与单位签订的合同、工资单、单位扣发工资证明等。
    6、被扶养人生活费证据。如小孩出生证、结婚证、被扶养人情况证明、兄弟姐妹人数证明、无收入来源证明等相关证据材料。
    7、其他一些可以证明自己因本次交通事故受到损失的证据。
  • 对于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赔偿而言,以下两点最为关键,其一为当事人之间对于事故的责任承担比例,其二是受害人的受伤以及医治情况。您在咨询中提到,对方负全责,如果是由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的,那么赔偿数额的多少,就取决于您的受伤程度了。您脸部留下了伤疤,那么需要根据您的治疗情况确定您是否有住院治疗、医生的医嘱中是否表明需要护理、是否有确定营养周期。因为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除了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之外,如果实际住院的,可以要求赔偿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如果医生确定需要护理的,那么可以要求赔偿护理费、营养费。如果经过伤情鉴定认为构成残疾的,还可以根据残疾的等级要求赔偿残疾赔偿金。具体的算法如下:
    1.医疗费:需要根据您在医院的实际支出计算,以医院的医疗费用票据为准,包括已经支出的和将来确定要支付的两部分。因为脸部留下了伤疤,那么后续的除疤费用,也可以一并要求对方赔偿。
    2.护理费=交通事故发生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护理天数。护理天数则需要由医生确定。(如果需要护理的话可以要求赔偿,根据您的伤情,可能不需要护理)
    3.误工费=误工期间x误工期间的收入。误工的收入需要单位开具相关的证明。(如果因为住院或者处理交通事故发生误工的,可以要求赔偿。若没有误工的,不能要求赔偿误工费)
    4.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您当地的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
    5.营养费。营养费需要根据您的受伤情况由医院给出意见确定。
    6.残疾赔偿金。是否残疾以及残疾的等级需要由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确。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赔偿年限,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伤残的等级也直接决定了赔偿的数额,必须由专业机构进行鉴定,不能由您自行评估。
  • 关于交通事故全责的赔偿问题:
    1.如果是投了交强险和商业险,全保的话则一切费用完全由保险公司进行赔付;
    2.如果只投了交强险或者部分商业险,不是全保的话,则由保险承担部分,剩余部分由责任人承担;
    3.如果仅有交强险而无其他保险的话,则赔偿费用全部由责任人承担。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丽水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