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醉驾逃逸没有造成事故应该怎样处理

酒驾醉驾 2023-10-06 10:4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醉驾逃逸没有造成事故怎么处理
    1、醉驾逃逸没有造成事故处理具体看情况:
    (1)如果是饮酒驾驶后逃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如果是醉酒驾驶后逃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则涉嫌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
    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额定乘员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超过额定乘员百分之二十或者违反规定载货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三十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有前两款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至违法状态消除。 运输单位的车辆有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情形,经处罚不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二、醉驾造成事故怎么样判刑
    醉驾造成交通事故涉嫌交通肇事罪。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处罚具体如下:
    1、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一、酒驾逃逸没有造成后果的怎么处理
    1、酒驾逃逸没有造成后果的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4)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5)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7)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酒驾发生追尾怎么处理。
    1、酒驾发生追尾处理方式有:
    (1)如果后车司机有酒驾行为,还会被交警部门处罚,情况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2)后车撞行驶中的前车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后车承担全部责任。
  • 醉驾逃逸处理如下:
    1、醉驾逃逸的,可能涉嫌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醉驾从重处罚的情形包括哪些
    醉驾从重处罚的情形包括:
    1、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2、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3、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4、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5、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6、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7、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以及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兰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