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犯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刑法如何规定

其他 2023-10-17 06:0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犯罪构成的特征有如下内容:
    1、犯罪客观方面,即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结果。
    2、犯罪主观方面,即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3、犯罪主体,即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4、犯罪客体,即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一、犯罪构成的特征是什么
    1、犯罪构成的特征具体如下:
    (1)犯罪构成是主体、客体以及主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
    (2)犯罪构成是违法性与有责性的的法律标志;
    (3)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连续犯的特征是什么
    连续犯的特征具体如下:
    1、必须基于连续意图支配下的数个同一犯罪故意;
    2、必须实施数个足以单独构成犯罪的危害行为;
    3、连续犯所构成的数个犯罪之间必须具有连续性。关于判断犯罪之间是否存在连续性的标准,理论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 犯罪构成的特征,以故意杀人罪为例:
    1、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上行为人具有故意的心态;
    3、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4、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杀人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沈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