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有小额贷款逾期两年了,怎么还款

金融借款贷款 2023-10-18 19:0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法律分析:
    1、逾期还款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要看你和银行签订的贷款协议上如何约定的
    2、如果逾期贷款及相关费用已经交纳完毕,不必轻信那位代理律师,即使判决需要承担其他费用也要等法院判决。
    银行有权要求借款人一次性还清贷款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借款人因各种原因而逾期还贷的情况。但不是说借款人只要逾期还贷,银行就会要求其还清所有贷款。如果在个人借款合同中,规定借款连续几个月没有足额还贷,或者累计几次没有按时足额还贷,银行方面就有权要求借款人一次性还清所有贷款余额。除非银行方面放弃权利,在借款人还清贷款后,双方继续履行合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费用缴纳办法》 第十三条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
    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
    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
    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
    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
    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
    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
    0.5%交纳。
    (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
    0.5%交纳。
    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
    0.5%交纳。
    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
    (四)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
    (六)当事人提出案件管辖权异议,异议不成立的,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本条第
    (二)项、第
    (三)项、第
    (六)项规定的幅度内制定具体交纳标准。

  • 根据贷款逾期情况的不同,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具体如下:
    1.短时间逾期。有的借贷人,忘记了还款时间,这种情况需要在补足还款金额后及时与银行取得联系。大多数银行并不是在借贷人逾期后立马在个人征信报告上显示,有的银行会有几天的宽限时间,而有的是在第二天上报给央行的征信中心。
    2.超过90天的恶意逾期。借贷人在还清贷款后,继续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如果上了征信,还需还清罚息。有信用卡的借贷人要继续保持良好的消费习惯,一般来说,5年内就会消除。
    3.失业、重大疾病、出国等产生的逾期。主动与银行联系,并开具“非恶意逾期证明”。
    4.“被冒名贷款”产生的逾期。主动联系银行说明情况,并提出异议,一般15个工作日就可以消除。
    法律依据:
  • 贷款逾期是必须要还清贷款才可以的。当贷款逾期时,银行会采取一定的催收措施。如果所欠的贷款确实没有钱偿还,可以向银行说明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且还可以尝试申请延期,这要视银行的不同规定而定。
    如果贷款的逾期已经在九十天以上,情节严重的就会视为恶意逾期,银行的催收也会给自己和家人造成生活压力。根据《个人贷款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贷款调查包括借款人基本情况、借款人收入情况等内容。法律依据:《个人贷款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贷款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借款人基本情况;
    2、借款人收入情况;
    3、借款用途;
    4、借款人还款来源、还款能力及还款方式;
    5、保证人担保意愿、担保能力或抵押物价值及变现能力。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成都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