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2023年民间借贷中存在哪些风险?

债务追讨 2023-10-24 16:4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法律分析:民间借贷存在的风险包括:
    (一)债务人信用的风险。
    (二)借款用途的风险。
    (三)损失利息的风险。
    (四)担保风险与防范。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三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第六百七十四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
    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 民间借贷里面的风险包含以下:
    1、 债务人信用的风险,债务人如果信用一般或者不好的,很有可能会产生预期违约行为;
    2、借款用途的风险,债务人可能会将借款用于非法活动,如赌博、吸毒等;
    3、损失利息的风险,债权人与债务人如果对利息约定不明确或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法律依据: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 民间借贷风险主要是:
    1、债务人信用的风险,应当审查债务人的身份证件,并要求债务人当面书写借条;
    2、借款用途的风险,要审查借贷人用途,防止从事非法活动;
    3、损失利息的风险,当事人约定了利率标准发生争议的,可以在最高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的标准内确定其利率标准;
    担保风险,要审查担保人资格,不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九条,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重庆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