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取假钱到银行!但是没有证据怎么办?

诈骗 2023-10-27 12:2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假钱怎么处理
    1、假钱的处理方法如下:
    (1)如果误收了假钱,不应当再使用,需要上缴到当地任何一家银行或者公安机关;
    (2)如果发现他人使用假币,应劝其上缴;
    (3)如果发现有人制造、贩卖假币,应该立刻报警处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二条
    伪造、变造人民币,出售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运输,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持有、使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财产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是什么
    1、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赔偿;
    2、查封、扣压、冻结财产造成的赔偿;
    3、财产已经拍卖的赔偿;
    4、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损害赔偿;
    5、财产权其他损害赔偿。

  • 一、收到假钱如何处理
    1、收到假钱的处理方法如下:
    (1)如果误收了假钱,不应当再使用,需要上缴到当地任何一家银行或者公安机关;
    (2)如果发现他人使用假币,应劝其上缴;
    (3)如果发现有人制造、贩卖假币,应该立刻报警处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二条
    伪造、变造人民币,出售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运输,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持有、使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伪造货币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货币的管理制度,具体指破坏货币的公共信用和侵害货币的发行权;
    2、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伪造货币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单位不能构成本罪主体;
    4、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
  • 用假钱的被抓住需要根据使用假钱的具体数额来认定:
    1、使用超过五百元的,处行政拘留;
    2、使用超过四千元,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或者十万元以下罚金。
    收到假钱如何处理
    1、收到假币建议交给银行,银行会集中销毁;
    2、把假币交给银行后,银行会开出一张【假币收缴凭证】给你。
    如果你不是很确定是假币还可以在3个工作内持凭证到银行的当地分支机构或银行授权机构申请鉴定;
    3、如果在存款的时候银行发现有假币了也会强制收缴回去的,数额大会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持有、使用假币罪】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百七十三条
    【变造货币罪】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第一百七十四条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邵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