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请问,作为兼职或正式员工,是否需要签署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纠纷 2023-11-10 09:5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兼职员工需要签劳动合同吗
    1、兼职员工需要签劳动合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是需要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只是对于兼职有特别的规定,规定到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因此兼职也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只是不用签订书面的合同,需要口头约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六十九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二、劳动合同期内辞退员工怎样赔偿
    劳动合同期内辞退员工具体的赔偿如下:
    1、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劳动者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补偿金;
    2、因用人单位作出的除名、开除、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发生的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 要签劳动合同,劳务协议其实也就是劳动合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男性的退休年龄为六十周岁,女性的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因此,如果是男性,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就必须签订劳动合同,除非双方只是兼职或劳务关系的除外;如果是女性,双方可以不签劳动合同,可以选择签订劳务合同。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按照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双方协商一致签订劳动合同,与签订劳务协议无关,劳动双方建立劳务关系应当签订劳务合同。 动合同与劳务协议区别:
    (1)、主体资格不同。
    (2)、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
    (3)、主体的待遇不同。
    (4)、报酬的性质不同。
    (5)、用人单位的义务不同。
    (6)、适用的法律不同。
    (7)、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
    (8)、违反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不同。
    (9)、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
    (10)、劳动力的支配权不同。 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力的支配权,归掌握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行使,双方形成管理与被管理者的隶属关系;在劳务合同关系中则由劳务提供方自行组织和指挥劳动过程。因此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分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双方协商一致签订劳动合同,与签订劳务协议无关,劳动双方建立劳务关系应当签订劳务合同。 动合同与劳务协议区别:
    (1)、主体资格不同。
    (2)、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
    (3)、主体的待遇不同。
    (4)、报酬的性质不同。
    (5)、用人单位的义务不同。
    (6)、适用的法律不同。
    (7)、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
    (8)、违反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不同。
    (9)、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
    (10)、劳动力的支配权不同。 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力的支配权,归掌握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行使,双方形成管理与被管理者的隶属关系;在劳务合同关系中则由劳务提供方自行组织和指挥劳动过程。因此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双方协商一致签订劳动合同,与签订劳务协议无关,劳动双方建立劳务关系应当签订劳务合同。 动合同与劳务协议区别:
    (1)、主体资格不同。
    (2)、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
    (3)、主体的待遇不同。
    (4)、报酬的性质不同。
    (5)、用人单位的义务不同。
    (6)、适用的法律不同。
    (7)、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
    (8)、违反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不同。
    (9)、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
    (10)、劳动力的支配权不同。 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力的支配权,归掌握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行使,双方形成管理与被管理者的隶属关系;在劳务合同关系中则由劳务提供方自行组织和指挥劳动过程。因此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 要签劳动合同,劳务协议其实也就是劳动合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男性的退休年龄为六十周岁,女性的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因此,如果是男性,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就必须签订劳动合同,除非双方只是兼职或劳务关系的除外;如果是女性,双方可以不签劳动合同,可以选择签订劳务合同。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按照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双方协商一致签订劳动合同,与签订劳务协议无关,劳动双方建立劳务关系应当签订劳务合同。 动合同与劳务协议区别:
    (1)、主体资格不同。
    (2)、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
    (3)、主体的待遇不同。
    (4)、报酬的性质不同。
    (5)、用人单位的义务不同。
    (6)、适用的法律不同。
    (7)、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
    (8)、违反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不同。
    (9)、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
    (10)、劳动力的支配权不同。 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力的支配权,归掌握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行使,双方形成管理与被管理者的隶属关系;在劳务合同关系中则由劳务提供方自行组织和指挥劳动过程。因此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分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双方协商一致签订劳动合同,与签订劳务协议无关,劳动双方建立劳务关系应当签订劳务合同。 动合同与劳务协议区别:
    (1)、主体资格不同。
    (2)、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
    (3)、主体的待遇不同。
    (4)、报酬的性质不同。
    (5)、用人单位的义务不同。
    (6)、适用的法律不同。
    (7)、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
    (8)、违反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不同。
    (9)、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
    (10)、劳动力的支配权不同。 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力的支配权,归掌握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行使,双方形成管理与被管理者的隶属关系;在劳务合同关系中则由劳务提供方自行组织和指挥劳动过程。因此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双方协商一致签订劳动合同,与签订劳务协议无关,劳动双方建立劳务关系应当签订劳务合同。 动合同与劳务协议区别:
    (1)、主体资格不同。
    (2)、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
    (3)、主体的待遇不同。
    (4)、报酬的性质不同。
    (5)、用人单位的义务不同。
    (6)、适用的法律不同。
    (7)、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
    (8)、违反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不同。
    (9)、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
    (10)、劳动力的支配权不同。 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力的支配权,归掌握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行使,双方形成管理与被管理者的隶属关系;在劳务合同关系中则由劳务提供方自行组织和指挥劳动过程。因此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济南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