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想知讯一下一位70岁老人双目几乎完全失明的情况下怎么办理取保候审?

综合法律 2019-03-26 18:0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应当在向犯罪嫌疑人宣布后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人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保证人基本情况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级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金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核实保证金已经交纳到公安机关指定的银行后,将有关法律文书、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的材料和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级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收到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后,应当立即交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执行。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核实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的身份以及相关材料,并报告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后,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派出所执行。
  •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要符合什么条件?保证人必须与本案无牵连,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涉嫌的犯罪没有任何利害关系;保证人应当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还有更多的条件,下面就由法律快车的编辑为您介绍。   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1、保证人必须与本案无牵连,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涉嫌的犯罪没有任何利害关系。   保证人不能是本案的同案犯,也不能是本案的证人。否则,因为如果其本人也是司法机关调查的对象,就难以保证他认真履行保证义务。   
    2、保证人应当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具体来讲,保证人必须达到一定年龄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对被保证人有一定的影响力,其身体状况使其有能力对被保证人的行为进行监督等等。是否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绝不能仅凭保证人本人的说法确定他是否有履行保证义务的能力。   
    3、保证人应当享有政治权利,其人身自由没有受到限制。   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就不能充当取保候审的保证人。   
    4、保证人应当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在被保证人居所地有自己常住的居所,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上述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司法机关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保证人人选进行审查,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应当责令重新提出保证人或者采取提供保证金方式担保。
  •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常考虑到未成年人犯罪后,其相对的影响以及主观危害程度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进行取保候审。未成年人进行取保候审的,由其家长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并且在取保候审期间未成年人不能违反相应的法律法规,否则可能会被撤销。
  • 根据《刑诉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公安机关在监视居住到期后又进行取保候审,就是因为六个月监视居住期满,案件还没有侦查完毕,如果不改为取保候审,就应当放人了。
    所以又对嫌疑人取保候审。理论上讲对嫌疑人没有什么不利的预示。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大理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