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请问,如果一辆4轴车总重53吨,其中超载了22吨,那么这个超载百分比是多少呢?

交通事故赔偿 2023-11-27 13:4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法律分析:
    超载的计算方法是:车含货过磅重量—行驶证上的总质量_行驶证上的核定载质量,就是超载的量。(实际载重-标记载重)/标记载重*%=超载百分比,如:标记载重20吨,实际载重25吨,则(25-20)/20*100%=25%超载25%。
    超载是指交通运输工具的实际装载量超过核定的最大容许限度,货运超载通常是指机动车运输的货物超过货运机动车的荷载总重。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额定乘员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超过额定乘员百分之二十或者违反规定载货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三十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至违法状态消除。法律依据: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十八条 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机动车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明显标志。
    在公路上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并应当依照公路法的规定执行。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衍生问题:
    衍生问题:
    超载的处罚是怎么样的?
    1、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驾驶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未达30%的一次扣3分。驾驶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30%以上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一次扣6分。
    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三十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额定乘员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达20%的,或者驾驶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一次扣6分。
    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一次扣12分;
    3、超过额定乘员百分之二十(20%)或者违反规定载货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 法律分析:总重不超30吨。
    (1)据央视报道 公安部、交通部近日下发《关于统一治理超限超载车辆认定标准避免重复处罚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2)交通部门指出,对于二轴车辆车身和货物总重超过20吨、三轴车辆车货总重超过30吨、四轴车辆车货总重超过40吨、五轴车辆车货总重超过50吨、六轴及六轴以上车辆车货总重超过55吨等五种情形应认定为超限超载车辆并予以纠正。
    (3)公安交管部门在今年5月1日前,对虽然没有出现以上五种情况但装载货物重量超过行驶证核载重量30以上的,要暂扣驾驶员的驾驶证。当日已被处罚或卸载并且与出示的相关凭证所记录的卸载后重量相一致的车辆,不得重复给予处罚或卸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六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 法律分析:超载计算方法。(磅单总质量—车总质量)÷核定载质量30%以下就扣3分,罚款500元30%以上就6分,罚款2000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
    第三条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第九十条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