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民事裁定书和民事判决书的区别是什么,规定是什么

其他 2023-12-15 00:4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民事判决书与民事裁定书主要区别如下:
    1、适用的情况、范围不同
    民事裁定解决的是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民事判决解决的是当事人的享有的权利和承担义务,是为了促使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得以解决。即支持不支持原告的诉请。
    2、依据的法律不同
    民事裁定书依据民事诉讼法作出,它存在于整个诉讼过程中;而判决书是依据法律依据:《民法典》、《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作出,也只能在案件查清事实后才作出。
    3、生效的时间不同
    民事裁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如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民事判决书除终审判或小额诉讼判决外送达后,得过了上诉期(15日)后才发生法律效力。
    4、救济途径不同
    针对不同的民事裁定书救济途径不同,如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和驳回起诉的裁定允许可以上诉,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的裁定,当事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而民事判决除终审判或小额诉讼判决外,只有上诉或审判监督程序。
    5、内容和格式不同
    民事裁定书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将事实和理由作下简单描述即可;而民事判决书的内容则比较复杂,要全面将事实和理由交代清楚,也就是要做到有理有据。
    6、上诉期限也不同
    对于允许上诉的民事裁定为自送达之日起十日,民事判决书为自送达之日起十五日。
    民事裁定书与民事判决书都是送到个人手上。
    扩展资料:
    民事裁定书,即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和执行民事判决的过程中,为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就程序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主要适用于起诉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驳回起诉、财产保全、先予执行、准许或不准撤诉、补正判决书中的失误、中止或终结诉讼。
    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对受理的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依照国家的民事法律、法规或经济法律、法规,就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权力、义务关系)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书处理决定。
    民事判决书又可分为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的民事判决书、审判监督程序的的民事判决书、特别程序的民事判决书。
  • 裁定书和判决书的区别如下:
    1、解决问题不一样: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
    2、发生时间不一样:裁定发生于诉讼的各个阶段,一个案件可能有多个裁定;判决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
    3、表现方式不一样:裁定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判决只能采用书面形式。
    4、权利不一样:民事裁定书除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上诉外,其他裁定一律不准上诉;一审判决可以上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二条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民事纠纷所作出的民事裁定书和民事判决书的区别包括:裁定书中的内容一般诉讼程序问题或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处理决定;而判决书中的内容包括了民事、刑事、行政以及刑事附带民事的判决,种类更加齐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泸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