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结婚假期国家规定多少,法律上该怎样规定

劳动合同纠纷 2023-12-27 16:4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国家婚假有多少天
    1、国家法定婚假有3天。法律上规定,目前国家法定的婚假天数为三天。婚假主要是员工结婚可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用人单位给予的假期,并且在休假期间用人单位需要如数的支付其相应的工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婚假的工资是如何计算的
    婚假的工资是计算方式如下:
    1、签有劳动合同,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计算;
    2、签有集体合同,且集体合同工资高于劳动工资,按集体合同的工资计算;
    3、没有签订任何合同或者协议的,婚假假期工资的计算方式是按当事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时的每月工资的70%来计算等。
  • 结婚假期按照国家规定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按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4、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5、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职工探亲假期是多少
    1、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二条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待遇。
    但是,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部分地区会在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假期,不同地区假期数目不同 。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法律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人事管理规定》第十八条 职工结婚,享受3天婚假;晚婚的,增加奖励假7天。假期不包括公休日和法定假日。
    《劳动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第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德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