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购房合同有哪些欺诈情形

房屋买卖 2024-01-01 18:2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购房合同欺诈行为的界定标准如下:
    1、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2、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3、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法律规定,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购房合同中的欺诈行为认定是:
    1、房屋买卖行为须有欺诈的故意;
    2、房屋买卖行为须实施欺诈的行为;
    3、受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
    4、受欺诈人基于错误认识作出意思表示。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购房合同欺诈的行为主要有:购房合同主体进行欺诈的行为;虚假的宣传行为;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其他类型的欺诈行为。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西安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