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酒驾逃逸肇事怎么处理?

酒驾醉驾 2024-01-05 12:1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酒驾造成事故的处理方法如下:
    1、如果只是饮酒没有醉酒的只需接受交管部门处罚;
    2、如果达到醉酒驾驶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3、如果酒驾导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判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事后逃逸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理如下:
    1、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以二百元至两千元的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的,公安机关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不得终身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
    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

    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

  • 一、酒后撞车逃逸怎么处理
    1、酒后撞车逃逸分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酒后肇事逃逸,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相关规定,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构成犯罪后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对肇事者应处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逃逸致人死亡,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酒后驾车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1、酒后驾车的处罚标准有:
    (1)酒驾: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至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
    (2)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3)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 酒后驾车撞人逃逸需根据以下情况处理:
    1、酒后肇事逃逸的,如果没有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构成危险驾驶罪,应处拘役并处罚金;
    2、如果因逃逸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触犯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人员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吊销驾驶证且终身不得再考。
    事故逃逸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