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有些人在游戏中使用我的真名,并且有侮辱的意思,怎么办?

名誉毁谤 2024-01-15 09:0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根据法律规定,如多次言语上侮辱他人,构成侮辱罪则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辱骂的程度非常严重,比如长期辱骂、捏造事实辱骂或者使用暴力方式辱骂,可以报警,向公安机关提出刑事控告,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侮辱、诽谤罪的刑事责任,同时要求行为人赔偿损失。这种情况属于刑事犯罪案件,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而需要向公安机关控告。根据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此外,通过报警可以先行备案,如果对方有威胁言语但没有实际作出违法犯罪事实的,被威胁人可先行向公安机关备案,一旦威胁人真的作出什么违法行为,警方将会优先调查此人,也就是事先给对方打上记号。
  • 姓名权属于人格权,侵犯姓名权,当事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当侵害姓名的行为正在发生或者继续时,受害人有权要求侵害人立即停止侵害,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责令侵害人停止侵害。在行为人由于干涉、盗用或假冒他人姓名,给受害人造成了一定损害,但后果不是很严重,受害人可以谅解的情况下,侵害人可以选择向受害人表示歉意,承认自己的过错,求得受害人谅解。在被侵害人名誉遭到贬损的情况下,受害人有权要求侵害人为其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可以选择在报刊、杂志上刊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材料。行为人占有了受害人的财产,受害人有权要求返还,侵害人应无条件返还财产。对于物质损失,由侵害人进行赔偿。被侵权人有精神损害的,可以要求精神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 你好,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以侮辱、诽谤为主要方式,因此,认定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首先应确定行为人是否实施了侮辱、诽谤行为。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武汉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