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房租合同签约一年,但在合同终止前想提前退房退租

房屋租赁 2024-01-16 15:5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签一年的房租合同能提前退房吗
    1、签一年的房租合同能提前退房。提前退租,在房屋及其设施无毁损的情况下,业主应退还押金,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双方就应当注明租约期满后多少个工作日内,在房屋及其设施无毁损的情况下,业主应退还押金。如果承租方因个人原因造成房屋设备的损坏或承租方未按合同约定的期限,提前退租,则保证金将不会退还。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非因承租人原因致使租赁物无法使用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租赁物被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押;
    (二)租赁物权属有争议;
    (三)租赁物具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使用条件的强制性规定情形。
    第七百二十五条
    租赁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占有期限内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第七百二十六条
    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但是,房屋按份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或者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的除外。
    二、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注意哪些事项
    1、双方当事人的情况合同中应写明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姓名及住址等个人情况;
    2、住房具体情况住房的具体位置,写明住房的确切位置,如位于某路某号某室,住房面积,住房装修情况,简要说明住房的墙壁、门窗、地板、天花板、厨房和卫生间的装修情况。
    配备设施和设备,简要列举住房内出租人为承租人准备的家具、家用电器、厨房设备和卫生间设备等,住房的产权及产权人,写明这套住房为何种产权,产权人是谁,出租人与产权人的关系及是否得到产权人的委托出租住房;
    3、住房用途主要说明以下两点,住房是用于承租人自住、承租人一家居住、还是允许承租人或其家庭与其他人合住,住房是仅能用于居住,还是同时可以有其他用途,如办公等。

  • 一、房租签了一年合同提前退租怎么解决
    1、签订一年期房屋租赁合同后,承租人提前退租的,属于合同违约行为,出租人可以向承租人主张违约责任。责任责任承担的方式如下:
    (一)、租赁合同有约定责任责任的,按合同约定承担;
    (二)、租赁合同没有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违约责任】、第五百八十五条 【违约金】
    二、租赁合同到期后,是不是自动续约
    现阶段,我国没有租赁合同到期后,自动续租的法律规定:
    租房合同实际也是租赁合同的一种,也是现今最常见的一种租赁合同,租赁合同到期后,没有自动续租的法律规定。
    实践中,租赁合同期满后,租客(承租人)继续使用房屋(租赁物),房东无异议继续收租,以致很多人认为租赁合同已经自动续签了,但这并不是事实。
    按照民法典规定,租赁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合同的,原合同有效,租赁期变为不定期。这就是租客继续租房继续交租的法律依据,但这与续签租赁合同存在明显的不同。
    租赁合同到期未续签的,原合同继续有效,但租期是不定期。
    也就是说,租赁双方给予对方合理时间后,都可以随时不租了。而续签租赁合同,合同期限就是固定的,双方都可以擅自违约,否则都可以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例如续签租期是3年的,那么房东未经租客同意不得不租了,否则租客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责,要求房东继续租房并赔偿损失。
    由此可见,续签租赁合同是非常重要的,至少不会被人随意赶走。
    当然了,如果没有续签租赁合同的,租赁合同期满后,不想继续租的,只要及时通知房东,可以随时不租了的。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后,签订一年期房屋租赁合同后,承租人提前退租的,属于合同违约行为,出租人可以向承租人主张违约责任。
    租赁合同有约定,按约定承担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 法律分析:租房合同提前退租的,可以与出租人协商一致后解除租赁合同,但承租人要承担违约的责任,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解决。因为提前退租属于租赁方违约,所以要承担违约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山南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