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驾驶人员开套牌车怎样处罚

行政处罚 2024-01-16 21:4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驾驶套牌车怎么处罚
    1、驾驶套牌车的处罚如下:
    (1)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
    (2)伪造、变造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
    (3)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等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当事人提供相应的合法证明或者补办相应手续的,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
    二、车辆被套牌怎么处理
    车辆被套牌的处理如下:
    1、发现套牌时立即对自己的车辆定位;
    2、向交警报警,并告知自己的车辆具体的位置;
    3、告诉交警有套牌的问题,并按交警的要求提供相应的资料;
    4、提交数据后等候处理,并对套牌产生的违章进行申诉。

  • 一、驾驶套牌车对驾驶员怎么处罚
    1、驾驶套牌车对驾驶员的处罚,分别是:
    (1)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二、会被执法部门处罚罚款两百元至五千元罚款的情况有哪些
    1、 没有驾照,驾照被吊销或者是驾照被扣留的期间驾驶车辆;
    2、 把自己的车辆交给没有驾照,驾照被吊销或者是驾照被扣留的人驾驶;
    3、 驾驶车辆造成了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但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物损失,不构成犯罪行为;
    4、 驾驶车辆时行驶速度超过限定最高速的百分之五十;
    5、 乘客威胁要求驾驶员违规危险驾驶,造成了交通事故,但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物损失,不构成犯罪行为的;
    6、 违反交通管制强行通行,或者存在冲卡等行为;
    7、 对公共的交通设施进行损毁的,还没有达到犯罪的程度;
    8、 没有相关条例就私自扣留拦截车辆导致交通堵塞等;
    9、 伪造或者使用伪造的机动车有关证件。
  • 驾驶人员开套牌车给予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在购买了小车之后,我们会选择一个自己觉得好的一个车牌,这也是简单的道路规定。在违反道路交通的时候,车牌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依据,如果存在开套牌车的话,就会在信息上面出现错误,造成案件不能顺利进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当事人提供相应的合法证明或者补办相应手续的,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重庆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