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想捐献器官,怎么联系呢?

保外就医 2024-01-25 15:2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捐赠器官的流程:
    1、捐献者到红十字会、无偿献血流动点领取《器官捐献志愿书》。
    2、由捐献者本人或直系亲属填写《器官捐献志愿书》。
    3、《器官捐献志愿书》填写后由捐献者本人或委托他人交到红十字会。
    4、捐献者将要辞世时,由委托人提前通知红十字会做好准备。
    5、在得到捐献者的死亡证明后,即可捐赠器官。法律依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相适应的执业医师和其他医务人员;
    (二)有满足人体器官移植所需要的设备、设施;
    (三)有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中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学专家不超过委员人数的1/4;
    (四)有完善的人体器官移植质量监控等管理制度。

  • 一、捐献器官怎么申请
    1、捐献器官申请流程是:
    (1)咨询。捐献者首先应了解器官捐献的相关情况;
    (2)登记。所有的器官捐献者都必须满足自愿、无偿、死亡这3个条件。有关器官或组织功能良好,没有感染艾滋病或其他严重传染病,没有癌症者,一般都适合捐献器官;
    (3)签字。捐献者填写《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
    (4)时间。因器官捐献有较强的选择性,病人病情恶化后请电话告知红十字会,病人逝世后,以最短的内电话通知红十字会及接收单位;
    (5)用途。器官的利用严格遵照捐献人的意愿,用于人道主义救治病人,不可进行其他营利性使用。
    2、法律依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八条
    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
    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捐献、摘取该公民的人体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该公民人体器官的意愿。
    二、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与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相适应的执业医师和其他医务人员;
    2、有满足人体器官移植所需要的设备、设施;
    3、有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中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学专家不超过委员人数的1/4;
    4、有完善的人体器官移植质量监控等管理制度。
  • 捐献器官实行自愿、无偿的原则,因此不给补助。捐赠器官所在地地方红十字会登记。设区市、县(市、区)应当将登记情况在三日内报送省红十字会。地方红十字会可以委托医疗机构进行登记,医疗机构应当将登记情况在三日内报送所委托的红十字会。满十八周岁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献活体器官,捐献前应当有同意捐献的书面证明。捐献人捐献活体器官,应当不危害其生命安全。自然人愿意死亡后捐献器官的,应当有同意捐献的书面证明。只有同意捐献的口头意思表示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其配偶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
    (二)没有配偶的,有其父母或者成年子女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
    (三)没有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的,有其二名其他近亲属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
    (四)没有任何近亲属的,有其工作单位或者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员会、养老机构等组织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法律依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七条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公民享有捐献或者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
    法律依据: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十一条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 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相适应的执业医师和其他医务人员;
    (二)有满足人体器官移植所需要的设备、设施;
    (三)有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中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学专家不超过委员人数的1/4;
    (四)有完善的人体器官移植质量监控等管理制度。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玉溪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