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和我媳妇离婚是性格不合,她在法院捏造事实真想,一审在环县人民法院,判了孩子归我,婚前给的礼钱16万6千元,还有以前我在水电四局上班,在青海玉树地震每月5400元,这些钱我都没有要,小孩子归我,我啥东西都没要,这样还不服一审宣判的结果,把我起诉庆阳中级法院,我该怎么打这个官司一审在环县人民法院,这样还不服一审宣判的结果,把我起诉庆阳中级法院,我该怎么打这个官司

刑事辩护 2019-05-15 17:09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不服一审的上诉多久可以提起,  有权提出上诉的人,包括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指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  上诉期限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2日起计算。在上诉期限内,提出的上诉具有法律效力。意味着案件要进行第二审程序。如果超出这个期限,提出的上诉和抗诉就不具有法律效力,第一审判决、裁定即告生效。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提起上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5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这种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没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即予裁定驳回申请。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必须在收到人民法院的判决书10日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上诉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裁定,提出上诉的期限为5日。原审法院做出判决、裁定后,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请求。  延伸阅读:二审程序的提起  上诉权主体只要不服第一审判决、裁定,并在法定期限内依法提出上诉,人民法院就应当受理,并引起第二审程序。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才能提出抗诉。具体表现为:  
    1、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2、有确实、充分证据证明有罪而判无罪,或者无罪判有罪的;  
    3、重罪轻判、轻罪重判,适用刑罚明显不当的;  
    4、认为罪名不正确,一罪判数罪、数罪判一罪,影响量刑或者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的;  
    5、免除刑事处罚或者适用缓刑错误的;  
    6、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
  • 【1】不再法院进行的婚姻家庭调解案件无果后,可以马上去法院起诉。
    【2】去法院起诉,要写好起诉状,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诉讼理由。
    要写好被告姓名,及其被告的地址,电话。
    【3】一般去被告所在辖区法院起诉被告。
    【4】婚姻家庭案件,如果不涉及财产按件数收费,每件50元诉讼费,
    先由原告交。
    【5】如果涉及财产,按要求的标底金额收费。
    【6】根据《诉讼费交纳办法》
    如果涉及到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
    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
    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
    0.5%交纳。
  • 你好,起诉需要提交民事起诉状,还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比如:身份证、结婚证、财产方面的材料(银行存款记录、房产证等)、子女身份信息的材料(户籍、出生证等)。   离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去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一种是去法院起诉离婚。
    如果就离婚意愿、财产债务、子女抚养等问题有协商不一致的部分,就去法院起诉离婚。法院是否判决离婚要看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比如有没有家庭暴力等法定离婚事由,没有法定离婚事由的话,对方不同意离婚的情况下,法院第一次判决不准予离婚的,在6个月后可以再次起诉离婚。
  • 如果不服一审刑事判决要上诉的,应当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十日内,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六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第二百一十九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