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们分居半年了?可以单方面离婚吗?应该走什么程序?

离婚 2019-06-12 20:43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1、所谓的单方面申请离婚,其实就是诉讼离婚。诉讼离婚的,原告应当提供诉状、结婚证或婚姻关系证明以及其他证据材料、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
    2、诉讼离婚的程序大致包括:先是到法院立案庭立案;法院受理后向被告送达诉状、开庭传票,等;开庭审理;调解结案或者不能调解的,依法判决结案。
    3、离婚案件,法院主要调查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双方对是否离婚的意愿,二是如果离婚子女的抚养问题,以及财产分割问题。请根据以上三个内容作好开庭审理的准备。
  • 单方面的离婚,也就是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话,就只能去法院诉讼离婚了。具体的程序比较简单,写个诉状,内容包括夫妻感情破类的具体事由、财产如何分割、如果有孩子,孩子如何抚养。
    具体格式网上都有。在向法院提交你们的结婚证。基本就可以了。如果另一方不同意离婚,你想一次让法院判例,比较困难,除非你有很直接的证据,证明你们夫妻感情破裂。
  • 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2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居满1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 离婚的程序详解   离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达到。其一为行政方式,夫妻签订离婚协议,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其二为诉讼方式,夫妻一方坚持不离或虽同意离婚,但对子女抚养或财产分割达不成协议的,应该通过到法院起诉的方式来解决。   
    一、诉讼离婚的程序   对于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的离婚申请,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院判决离婚。对于婚姻登记机关可以受理的离婚,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但两种方式只能选择其一。   到法院起诉离婚,当事人首先要向法院递交《民事诉状》(关于格式,您可以在本站“法律文书”中找到),诉状中应注明离婚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民事诉讼法》第110条)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并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在开庭3日前通知当事人。   定期开庭。   法庭审理后,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依法判决。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应当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应递交上诉状。上诉状应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提交副本一份。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不答辩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径行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可以上诉。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   
    二、协议离婚的程序   《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当事人离婚的,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申请时,应当持下列证件和证明:   
    (一)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二)本人的结婚证;   
    (三)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   离婚协议书应当写明双方当事人的离婚意思表示、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财产及债务处理等协议事项。协议的内容应当有利于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权益。
  • 你好,鉴于您的实际情况,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分居两年只是认为为“夫妻双方感情却已破裂”的情形之一,还有很多种其他的情节或者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达到离婚的目的,比如现在起诉被判不准离婚的话半年以后再次起诉一般情况而言也可以认定双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因此建议您咨询相关较为信任的律师或者律师事务所为您出谋划策,愿意为您提供尽快解决问题的思路。
    请采纳为最佳答案!谢谢。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乌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