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刑事和解赔偿后反悔 甲将乙打伤,构成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十级伤残。后甲与乙达成和解,赔偿8万元。在和解协议基础上检察院给甲方做了不诉处理。但是不到一年,甲又将乙打伤。检察院将不诉处理撤消,和解协议无效。对甲重新提起公诉。请问民事赔偿部分怎么处理?乙需要返还吗构成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十级伤残。请问民事赔偿部分怎么处理?乙需要返还吗

刑事辩护 2019-08-08 19:49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一、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  
    二、此问题容易混淆的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盗窃、诈骗罪中涉及的赃款,能否提出附带民事诉讼?  不能。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属于司法机关公权力追缴的范围。  
    2、被害人能否提起精神赔偿?目前相关法律及法院基本不支持精神赔偿。  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47号  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六十四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有关规定,现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条 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第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判决后,查明被告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应当裁定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第四条 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第五条 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 这是公安机关做出的伤情鉴定,用于刑事追责。轻伤二级对方一般涉嫌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公安立案,检察院起诉,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同时提出附带民事赔偿诉讼。
    要求赔偿受害者的有关损失。如果公安没有立案,或者等不及检察院起诉,或者提起附带诉讼了,但对附带诉讼赔偿数额不满意,可以单独向法院提起民事起诉,要求赔偿有关损失。但此种情况还需要做伤残鉴定,等伤残鉴定结果出来,根据伤残等级,向法院起诉要求相应的赔偿
  • 根据法律规定,轻伤属于刑事自诉案件,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你可以带着这些证据到法院刑事庭立案,法院会根据行为人的情节对其处以刑事责任处罚,同时还要判决对方赔偿受害人因受伤所形成的经济损失。自诉案件在法院还可以调解,如果行为人赔偿态度积极,而且你又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你可以在获得赔偿后撤诉。
  • 轻伤二级已经涉及刑事犯罪,涉嫌故意伤害罪,案件需要经过公检法三个阶段,建议尽快委托律师介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4条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1.对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对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所说的“重伤”,依照刑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2)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3)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其中“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主要是指上述几种重伤之外的在受伤当时危及生命或者在损伤过程中能够引起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以及其他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损伤,主要包括颅脑损伤、颈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骨盆部损伤、脊柱和脊髓损伤以及烧伤、烫伤、冻伤、电击损伤、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致伤因素引起的损伤等。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了《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鉴定重伤主要依据该《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进行。3.对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里所说的“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出于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意而伤害他人,但由于被害人受到伤害后得不到及时或者有效的救治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特别残忍手段”,是指故意造成他人严重残疾而采用毁容、挖人眼睛、砍掉人双脚等特别残忍的手段伤害他人的行为。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福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