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上学时把户口转成非农业,现在转回当地,户口在当地派出所的集体户里上的,还不能享受当地给的补贴,现在也没有固定工作,这种情况有没有什么政策可以享受。户口在当地派出所的集体户里上的,还不能享受当地给的补贴,有没有什么政策可以享受。

征地补偿 2019-09-05 11:15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当事人的子女符合户口迁入地的准入政策(如:未婚且未就业)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如下因素:
      
    1、当事人子女的户口,只能在不改变“非农业”性质的前提下,迁回父亲的户口所在地挂靠,不属于当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一;
      
    2、并且需要户口迁出(入)地的村(居)委会及户主都出具同意户口迁出(入)的证明的,才可以迁入;
      
    3、当事人可以带上本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等,事先咨询户口迁出地的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及当地的村(居)委会主任等,以对方的答复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
      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第十三条公民迁移,从到达迁入地的时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内,农村在十日以内,由本人或者户主持迁移证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缴销迁移证件。
  •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   
    1、蔬菜种植、水果产业、茶叶产业等   可申报:农业部的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项目   项目补贴:每个项目补贴50-100万元   要求:设施200亩以上,陆地1000亩以上   
    2、林业产业   可申报:林业局的名优经济林示范项目   项目补贴:每个项目200万元以上   可申报:林业局林下经济项目   项目补贴:一般补贴在10-30万   可申报: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国家绿色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3、观光类农庄   观光类农庄:向旅游局申请旅游专项资金、旅游扶贫资金等   贫困村建设项目:申请旅游局贫困村旅游扶贫项目资金   自由基地发展餐饮的农庄:申请三品一标的认证及相关补贴,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4、运动体验类农庄   可申请:教育部的教育基地、学生课外实践基地、儿童以及青少年见学基地等。   特色:优雅环境、运动拓展、活动体验、亲子教育等。   适合人群:都市白领等高收入人群自身与孩子参与体验,或公司活动组织进行团队训练。   选址:这类农庄多设置于市郊。   
    5、特色文化类农庄   可申请: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申报单位:县委宣传部和文化局等单位   定位:休闲农庄   发展依托:当地的特色文化、特色饮食、少数民族文化、服饰等特有的产品和文化。   
    6、科教类农庄   可申请:科技局的相关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星火计划项目、科技推广与集成技术示范项目等。   主要目的:农庄内利用现有的现代农业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并逐步将自主研发的技术进行试验示范与推广,并将现代农业技术进行展示、展览与体验,让人们认识并体验现代农业的进步与技术发展。   其实,无论是何种类型的amp;农庄都会有相互的融合,都amp; 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资金的申请,例如科技类农庄同时可以发展农业产业,运动体验类农庄可以发展观光餐饮。关键是庄主们要学会将自己的农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解,既可以享受产业类,又可以向科技类、旅游类和特色类靠拢,争取从多个部门申请到更多的资金。
  • 非农业户口是计划经济时代划时代将户口划分为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两种类型,农业户口指的便是靠自己生产口粮的居民,非农业户口则是指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户口居民。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要求,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意见》称,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 户口与孩子上学有很大的挂钩,如果户口非本地的比本地户口的小孩上学要难些,所需的材料更多。
    外来户籍外来人口适龄儿童申请就读小学所需材料: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原户籍地户口本、身份证。
      
    (2)本地公安部门办理的满1年或1年以上的有效居住证件。
      
    (3)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居(租)住证明,包括房产证(房卡)、购房合同及付款凭证、住房租赁合同等材料。
      
    (4)父母务工证明或其他合法经营(营业执照)的相关工作证明。务工证明以父母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有1年或1年以上的社会保险缴费记录为准,社会保险项目以市人保部门公布的为准;从事家政服务、自谋职业等不适用保险暂行办法的其他人员,需提供工作单位和居住地所在乡镇、街道社区开具的从事1年或1年以上的就业证明。
      
    (5)孩子出生证、预防接种证、符合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政策的有关证明。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深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