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离婚后想提取住房公积金,需要怎么办

离婚 2019-09-09 14:33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流程如下:
    1.职工凭提取证明文件,向所在单位提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的申请,所在单位核实后,出具《提取申请书》一式二份。集中封存户职工到分中心或管理部申请开具《提取申请书》。
    2.职工凭《提取申请书》及其他提取申请资料,到单位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分中心或管理部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分中心或管理部出具《提取通知书》,由职工签字确认提取金额。
    3.职工当日持分中心或管理部审核确认的《提取申请书》一式二份及《提取通知书》一式三份,当日到建设银行办理支款手续。
    4.职工将建设银行付款确认后的《提取通知书》一份退给单位,作为单位记账凭证。
  • 有下列情形之一,并能按规定提供合法、有效证明的,可以申请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2
    购买、建造、翻建、大修具有所有权的自住住房的;
    #我的生活小窍门#如何提取住房公积金
    离休、退休的;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重度残疾,并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
    出国定居或赴港、澳、台地区定居的;
    偿还购买自住住房贷款本息的;
    租住住房的月房租超出家庭月工资收入15%的;
    #我的生活小窍门#如何提取住房公积金
    进城务工人员与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
    职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
    正在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特困救助待遇的;
    #我的生活小窍门#如何提取住房公积金
    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一年以上未再就业的;
    职工及家庭成员因重大疾病或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导致家庭生活艰难的;
    #我的生活小窍门#如何提取住房公积金
    13
    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

  • 一、提取住房公积金申请条件:  
    1、城镇职工个人与所在单位必须连续缴纳住房公积金满一年。  
    2、借款人购买商品房的,必须有不少于总房价30%以上的自筹资金作为房屋首付款。  
    3、借款人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信用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4、夫妻双方都正常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只允许一方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5、一个家庭同一时间只能申请一次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一处住房。  
    6、贷款人须有本省(市)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  
    7、同意用所购住房做抵押。  
    二、提取住房公积金所需材料:  
    1、借款人及配偶(如有)的有效身份证明、户口簿(第二代身份证需要复印背面页,户口簿应复印扉页、户主页、借款人及配偶页)。  
    2、婚姻证明:未婚的由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处开具单身证明;离婚的提供离婚证明及未再婚证明(离婚证、法院判决书或裁定书,未再婚证明由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处开具);已婚的提供结婚证。  
    3、借款人与售房单位签订的购房合同原件。  
    4、借款人本人及其配偶(已婚的)共同填写的借款申请表、单位开具的缴存住房公积金证明、工资收入证明、借款人银行卡最近一年的流水。  
    5、借款人先行交付给售房单位的不低于协议规定的首付款收据。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一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属于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因此,住房公积金作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分割。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五条、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据此,夫妻离婚不是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情形。以夫妻离婚为由,提取住房公积金不符合上述条例的规定。对住房公积金的分割可以这样操作:
    1.能用其他财产折抵,住房公积金能不动尽可能不动。即保持住房公积金在原有账户、原有个人的名下不动。由原有人(公积金的持有人)按判决用其他财产支付他所应支付的住房公积金数额。
    2.如无财产折抵,必须对一方账户上的住房公积金进行分割,可以请求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另开一个账户。将张某个人账户上住房公积金转出一半,转入新开的李某个人的住房公积金账户。这样既不违反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又解决了夫妻离婚住房公积金的分割问题。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随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