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离婚协议书怎么写,找谁写不会怎么办

离婚 2019-09-17 15:15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32条明确规定了法院审理案件时,应当判决离婚的五种情况,分别是:
    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其中第5项是一个布袋条款,给了法官自由裁量的权力。法官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心确信,针对法律没有规定的情节判决是否离婚。一般而言,第5项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一方当事人有性犯罪行为,另一方当事人要求离婚的。第二,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频繁婚外性行为,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重大的心灵伤害,另一方当事人起诉要求离婚的;当然,这种婚外性行为,不但要求有身体的背叛,还一般要求有心理的背叛。第三,一方当事人道德品质极端败坏。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有证据证明出现以上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就必须判决离婚。此外,法律明确规定应当判决离婚的情形还有:
    1、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得,应准予离婚。
    2、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详见婚姻法解释三第9条)
  • 离婚赔偿协议书是指夫妻一方有过错致使婚姻家庭关系破裂,离婚时对无过错的一方所受的精神伤害,有过错的一方同意承担赔偿无过错方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经过双方协商签订的协议书。离婚赔偿协议书不限于法律规定的四种法定的赔偿情况。只要是一方愿意给另一方经济上的赔偿都可以,法律不禁止的都是可以的。  
    一、离婚赔偿协议书怎么写  离婚赔偿协议书是就双方达成的赔偿数额及方式签订的协议书。因此,离婚赔偿协议书的格式与普通的协议书格式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要内容是赔偿的就行。下面就离婚赔偿协议书怎么写为大家简单列举一下。离婚赔偿协议书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住址等个人情况;  
    2、其次,必须有双方同意离婚的表示,不离婚的,离婚赔偿协议无效。  
    3、离婚赔偿的数额及支付方式;  
    4、离婚赔偿的时间要求;  
    5、违反协议的责任。  以上就是离婚赔偿协议书的基本内容,最好在离婚赔偿协议书中写明一方给予另一方赔偿的原因,可以作为法定离婚赔偿情形的证据。需要提醒的是,由于离婚赔偿协议书并没有强制执行的功效,因此,签订违约责任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督促赔偿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约定的方式、数额进行赔偿。  
    二、离婚赔偿协议书需要注意事项  如上面所说,离婚赔偿协议书的格式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内容的约定。签订离婚赔偿协议书需要注意的事项简单说来就是具体、详细。不要出现一些模糊笼统的词语。越明确越好。至于具体怎么写,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离婚协议书是登记离婚(协议离婚)的实质性文件,离婚协议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登记离婚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
    二﹑子女与何方共同生活,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子女养育应承担的费用﹑支付的方式及期限;
    三﹑共同财产的分割(归各方的数量和价值并附清单);
    四﹑共同债权﹑债务的享有和清偿责任;
    五﹑住房问题的解决方案;
    六﹑对生活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的方法﹑期限;
    七﹑不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的探望权实行的方式及另一方协助的义务;
    八﹑其他需要在协议中明确的事项;
    九﹑双方当事人的签名(盖章或手印);
    十﹑离婚协议书制作的时间。
  • 在协议离婚中,不仅应当对离婚财产分割作出约定,同时也应当注意离婚协议书中的兜底条款。
    经常有人咨询离婚后发现原来的财产分割协议不公平,或是对方隐瞒了夫妻共同财产,想重分或是再分财产。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看原来的离婚协议书是怎么约定的。通常来说,如果协议书里有“双方各自名下的财产归各自所有”这样的兜底条款,再想推翻原离婚协议要求重新分割或是再次分割就很难了。
    如果离婚协议书里有“双方其他财产无争议”这样的兜底条款,那还得看具体情况,如果对方隐瞒了较大数量的财产,我个人认为无论从公平角度还是从当事人本意上讲,还是可诉的。
    如果离婚协议书里没有兜底条款,那除了已经分割的部分外,对于没有处分的部分完全可以要求再次分割。具体到实践中,用不用兜底条款,用什么样的兜底条款,那就要因人因事去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表达形式了。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琼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