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养老保险后续个人交为什么要找挂靠单位?不能直接交到社保帐号上?找到挂靠单位都还费增加个的负担。谢谢!

保险纠纷 2019-10-29 09:26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个人社保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以个人名义参加社会保险,按照文件的话说,应该是“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个人社保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基本保障。
    我们通常所说的以个人名义参保按照文件的话说,应该是“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这种办法参保的条件,按照文件规定,具有本市城镇户口,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之内,有劳动能力的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人员。
    所称个体劳动者指个体工商户雇主及受雇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指在没有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期间,依靠提供劳务,并获得合法劳动报酬的人员。
    实际上就一个前提:必须是本市城镇户口(本市城镇才有档案,能存到职介或人才;外地城镇的存当地职介或人才,也可以通过当地职介或人才办理自己缴费参保;农村户口没有档案,暂不能按此办理个人参保。
    ) 如果市民对社保的办理还是有疑问,可以到当地的社保局去咨询,毕竟各位办理社保过程中会有一些细微额差异。同时,市民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不给市民办理社保的公司一定进行举报。
    [2]
  • 养老保险是单位交划算。还是个人交划算。
    答案其实很简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单位交社保更划算。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两个:
    一是单位交社保更有保障,享受的险种更多。
    通过单位交社保,可以交五险,也就是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而个人交社保,只能参加养老、医疗、失业三险。
    二是单位交社保缴费更低。以养老保险为例,在单位交社保,单位给你缴20%,这两年阶段性降低为19%,而个人缴纳8%,多缴多得,目前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水平为2200多元。
    而个人交社保,一般个人全部负担养老保险的20%,要想拿到同等的养老金水平,对于个人来说,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都要和在职职工一样,缴费的时候比较吃力。
    虽然说,通过单位交社保更划算些,不过对于实在不想被工作束缚的自由职业者,还是最好能个人交社保,因为最重要的是,缴纳社保后能够享受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生病时可以报销不少钱,这等于给自己的身体买一份保险。
  • 事业单位不给临时工交养老保险,可以要求单位补缴。  针对一些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规定明确,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
    0.5‰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规定中所称社会保险费,是指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规定提出,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职工本人,每年向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通报或者在本单位住所的显著位置公布本单位全年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接受职工监督。用人单位代职工申报的缴费明细以及变动情况应当经职工本人签字认可,由用人单位留存备查。
  • 单位和个人如何交纳养老保险:  
    (1)企业单位首次参保,须携带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地税税务登记证、法人身份证、银行基本帐号、开户许可证等复印件各一份,填写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登记表(一式四份)到社保中心办理登记参保等手续。同时填报参保人员名册(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参保月份)报到社保中心征缴科,经社保中心审核后,在次月10日前到企业所在地税部门申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2)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办理参保,须携带工商营业执照(自由职业者带户口薄复印件)、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各二份,及一寸照片三张,到社保中心办理参保手续,建立社会保险关系(外来人口首次参保须带当地社保部门未参保证明)  
    (3)企业失业人员办理参保,须携带养老保险手册、企业签发的“续缴养老保险费、衔接缴费年限计算通知书”、解除劳动合同文件到社保中心办理续保手续。  附:缴存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养老保险缴纳金额=个人工资基数*缴存比例  缴存比例  个人为8%,单位承担20%  应用实例以工资为7000元/每月,那么其需要交纳的养老保险保费为:  养老保险:7000*8%=560元,单位7000*20%=1400元。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开封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