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有非法经营被判刑8月对小孩有危害吗

刑事辩护 2019-12-06 17:3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1、孩子怎么判: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法院判时:
      
    (1)2周以下的孩子: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由父亲支付抚养费;除非母亲有久治不愈的重大传染病或其他重大疾病不宜与孩子共同生活、或是母亲有抚养条件却不尽抚养义务的,2周以下孩子才会父亲抚养、由母亲支付抚养费。
      
    (2)2周以上的孩子:由父或母抚养,法院会根据父或母的身体情况、经济条件、与孩子生活的亲密关系、教育条件等,看哪一方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教育条件就会将孩子判归哪一方抚养、而由另一方支付抚养费。
      
    (3)一般的,5周以下的孩子会判归母亲抚养、由父亲支付抚养费,10周以上的孩子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看孩子愿意随谁生活。
      
    (4)孩子的抚养费:一般是收入的20%-30%,具体数额由法院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当地的生活水平、支付方的经济条件确定。
  • 非法经营罪的犯罪构成:
      
    1、犯罪客体:
      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应该是市场秩序,为了保证限制买卖物品和进出口物品市场,国家实行上述物品的经营许可制度。

    2、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3、 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一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 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主观方面应具有的两个主要内容。
  •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规定,只能适用于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非法经营行为。对于刑法未明确规定的某种具有一定危害性的行为,若以非法经营罪论处,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一)该行为是一种经营行为。
    (二)该经营行为非法。所谓“非法”,是指该经营行为违反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及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三)该非法经营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 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这是本罪在主观方面应具有的两个主要内容。如果行为人没有以谋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而是由于不懂法律、法规,买卖经营许可证的,不应当以本罪论处,应当由主管部门对其追究行政责任。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行为:  
    (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所谓专营、与卖物品,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只能由特定部门或者单位经营的物品,如烟草、食盐、麻醉药品等。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是指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允许在市场上自由买卖的物品,如棉花、化肥、农药、种子等。  
    (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  
    (3)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以外非法买卖外汇。  
    (4)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  
    (5)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实施上述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可构成本罪。在司法实践中,在一些司法解释中,也将一些行为规定以非法经营罪论处,即对上述第
    (5)种行为再进一步进行具体的解释。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三门峡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