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想离婚,对方不同意,该怎么解除婚姻呢?

离婚 2019-11-24 10:01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离婚属于民事诉讼行为,如果一方坚持不愿离婚的话,对方很可能到法院去起诉离婚。但是,不是一方想离就一定会离掉,也不是对方不想离就不能离。是否判决双方离婚,是由法院根据事实综合认定二人是否符合夫妻感情彻底破裂的条件,的确没有和好的可能时才判决准予离婚,否则就不准予离婚。
    所以一方不想离时,另一方最好先商量,不成的话再用事实证据来证明你们的夫妻感情已经达破裂程度,没有和好的可能,让法院依法定程序判决准予离婚,对方也没办法。
  • 对方不同意离婚怎么办?   我国的离婚方式有两种,分别为协议离婚和起诉离婚。若双方自愿离婚的,则可以通过到婚姻登记处登记离婚;若一方要离婚,另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则要离婚的一方需要到对方住所地的法院起诉离婚。   起诉离婚的程序:   
    1、起诉离婚需要的证件材料:   
    (1)离婚起诉状;   
    (2)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复印件;   
    (3)离婚理由的事实证据;   
    (4)财产分割相关证据(房产证、存折、汽车、公司营业执照、股权比例证明和其他财产清单)。   
    2、诉讼离婚具体步骤:   
    (1)调查收集证据;   
    (2)写离婚起诉书;   
    (3)带齐材料到法院立案;   
    (4)如果有需要的,可以进行诉前财产保全或证据保全;   
    (5)庭前询问或开庭,如果案件复杂,可能需要开几次庭,如果需要的,还可以进行补充证据;   
    (6)案件审结宣判,拿调解书或判决书。   
    3、起诉离婚时间:   诉讼离婚的法定时间为1至6个月,实践中一般离婚案件的时间为1到3月。   法律快车法律经验答疑——若起诉离婚时,对方收到法庭传票之后不到庭应诉怎么办?   
    1、本人确不愿出庭参加诉讼,但以书面的形式向法院陈述意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可以依法缺席判决处理。   
    2、本人既不愿出庭应诉,又不向人民法院出具书面的离婚意见,对这类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可按该司法解释的规定属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必须到庭的被告,因为这类离婚案件的当事人负有对小孩的抚育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相关案情,故经两次传票传唤后,拒不到庭的,可以依法拘传其到庭参与诉讼。
  • 事实婚姻的解除条件:  事实婚姻的解除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认为既然事实婚姻与登记婚姻具有同等效力,就应同等对待,即事实婚姻的解除也需要通过法定方式[即行政手段(到民政部门)或诉讼手段(到人民法院)].在实践操作中,民政部门往往不会受理事实婚姻的协议离婚请求,所以解除事实婚姻关系最好是到法院(即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事实婚姻当事双方,或一方,对婚姻法,对婚姻登记条例不够重视,不够尊重,所以有条件登记,也不愿意去登记。
      承认事实婚姻,不等于鼓励不登记。所以,事实婚姻与登记婚姻,不应该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否则,要登记何用?  有鉴于此,法律对事实婚姻的保护,应当是有限的,以促使那些不愿登记的人,早日登记,以维护婚姻登记制度的权威性。
    事实婚姻可以自行协商解除,有争议的,到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 现行法律规定的离婚方式有两种: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协议离婚方式最为快捷。但是,需要双方签离婚协议书,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达成协议。然后双方一起到,其中一方的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内),进行离婚登记即可。你们还有抚养权之争,似乎此法不合适。
    诉讼离婚,周期很长。一审一般不会判决离婚,会进行调解。除非有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法院才会判决已婚。周期最短三个月。前提是,一审法官认为,夫妻矛盾不可调和。
    虽然不会有共同财产之争。但是抚养权也涉及财产问题,所以常常会僵持不下,所以,欲速,还是有难度的。
    建议,先和对方沟通协商好抚养权问题。需要舍弃价值轻的,选择价值重的。看你看重什么。
    实在不行,迅速起诉。
    另外,诉讼离婚的话,因为孩子很小,法院会判给你,除非你的抚养会极不利于孩子成长。由男方承担依法应负的抚养费。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