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律师先生,你好,我想就死亡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进行商量

交通事故 2019-12-16 13:47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
    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 死亡赔偿金,也称死亡补偿费,是指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由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死者家属的一定数量的赔偿。受害人的死亡给其家庭以及其亲人带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巨大损失,是对他人利益的一种严重侵害,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后果,应当给予赔偿。死亡补偿费不是对死者本身失去生命的赔偿,生命无价,也无法予以赔偿。立法上设立死亡补偿费的目的在于安定死者家属的生活,抚慰死者家属所遭受的精神创伤,弥补死者家属所受到的相应的财产损失。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依据的法律法规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29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4条第8项死亡补偿费:按照当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补偿二十年。对七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少计一年,但补偿年限最低不少于十年。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公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匕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根据上述规定,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根据受害人年龄的不同而赔偿年限有异,但都是以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为标准进行计算的。受诉法院所在地与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一般是同一的,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按照当地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下面以不满六十周岁的受害人为例进行说明。  其计算公式为:  死亡赔偿金=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
  •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及计算公式:
      
    1、医疗费赔偿计算公式
      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医用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计算公式
      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 元×住院天数
      
    3、营养费赔偿计算公式
      营养费赔偿金额=根据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意见确定
      
    4、受害人误工费赔偿计算公式
      误工费赔偿金额=受害人固定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或者(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365日)×误工天数
      
    5、陪护费赔偿计算公式
      陪护费赔偿金额=陪护人的原收入×陪护时间
      或者同等级别护工报酬标准×陪护时间
      
    6、交通费赔偿计算公式
      交通费赔偿金额=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凭票据)
      
    7、住宿费赔偿计算公式
      住宿费赔偿金额=一般公职人员出差住宿标准×住宿天数
      
    8、康复费(实际支出)
      
    9、护理费(实际支出)
      
    10、后续治疗费(实际支出)
      以上数据中A,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B,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C,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D,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
      各省规定不同,无法统一给你而论。金额要要参照你省本年度统筹数据的规定。
      有证据证明农村户口在城市居住满一年的,可以实用城镇居民收入计算。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琼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