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网络贷款散发恶意催促和谣言攻击家庭人生。 网站拍卖个人信息

债权债务 2020-01-13 23:4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在网上被人造谣诽谤,需要依法维权,首选是提起侵权诉讼,如果造成的严重影响而伤害了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提起控告,请求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231条至261条进行了法律规范)
  • 在网络上进行p2p借贷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总结起来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的途径包括以下方面:
      泄露途径一:快递单、火车票、银行对账单。这些单证上有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私人信息泄露。
      泄露途径二:各类网购、虚拟社区、社交网络账户。不论是网络购物还是注册一些论坛、社区、网站,或者在微博、QQ空间发布信息,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个人信息。
      泄露途径三:商家各种促销活动,办理会员卡等。
    如商家“调查问卷表”,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会员卡活动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
      泄露途径四:招聘网站泄露个人信息。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这些内容可能会被非法分子以极低价格转手。
      泄露途径五:报名、复印资料后信息被利用。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经常要登记个人信息。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将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泄露途径六:身份证复印件滥用。
    银行开户、手机入网、甚至办理会员卡、超市兑换积分都要身份证。
  • 将应收账款按照欠款的时间长短分为ABC三类,A是欠款时间最短的(如最近2个月内的或者信用期内的),C是最长的(如超过3年的)。
    重点是对C类的催收,方法有发函催收、本单位人员催收,委托律师事务所催收
    随时了解该类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存在倒闭风险等。
    B类的催收,可以通过委婉提醒的方式进行。
    A类的一般可以暂缓催收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锡林郭勒盟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