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保险业务员帮客户在保险合同上代签字,如果客户全额退保,业务员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保险纠纷 2020-03-15 11:05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保险退保涉及的情况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保险退保流程一般来说,办理保险退保大致包括提交退保申请、根据自己的保险退保情况准备退保材料、办理退保手续这几大主要步骤。
    第一步:提交退保申请
    退保人应领取并如实填写退保申请单,说明退保的原因和从什么时间开始退保,签上字或盖上章,家申请单递交给保险公司的业务管理部门。
    第二步:准备退保材料
    退保人应开始准备保险公司规定的退保材料,包括:本人身份证、保单等。
    但是犹豫期退保和犹豫期后退保所需的资料有一点差异,下文将继续为大介绍。
    第三步:办理退保手续
    退保人携带退保材料前往保险公司柜台办理相关退保手续,并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填写相关资料完成办理。
    一定审核通过,即可领取退保金。
    需要提醒大家是,在申请保险退保时,最好先登陆到所投保险产品保险公司的官网上查看退保注意事项,或拨打保险公司的电话咨询一下自己的情况能不能办理退保,因为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能办理退保的。
    据了解,为了维护保险公司或被保者的利益,在下列条件下,投保者或被保者不能办理退保手续:
    (1)已发生伤残医疗赔付的保单;
    (2)已到生存领取期的保单(投保者已完成缴费义务,避免投保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
    因此,提前向保险公司咨询,可以省不少不必要的来回奔波。

  • 一、保险公司赔偿的限额。  双方协商,由车主陪同到保险公司核算赔偿数额,由保险公司在强险范围内承担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医疗费赔偿额为:1万元,伤亡赔偿限额为11万元,财产赔偿限额为2000元,如果肇事车辆由第三者责任险的,在第三者责任险范围内赔偿;不足的部分由肇事车主根据责任比例承担;  
    二、交通事故保险理赔项目。  
    1、医疗费、
    2、误工费(退休人员不赔偿,但被单位返聘的除外)、
    3、护理费、
    4、住院伙食补助费、
    5、交通费、
    6、残疾赔偿金、
    7、死亡赔偿金、
    8、被抚养人生活费、
    9、精神损害赔偿费; 
    三、保险公司赔偿项目的核算标准。 
    1、医疗费:  ①住院收据----原件  ②诊断书-----原件  ③住院总费用清单-----到所住医院医药部门打印,并加盖部门业务章  报销比例:总的个人承担15%,保险公司承担85%,其中甲类药:报销100%、乙类药:报销98%、丙类药和原发病用药不予报销; 
    2、误工费:  所在单位的误工证明(误工证明的内容包括:误工原因、误工时间、是否停发工资,停发工资金额)  所在单位出具的您的收入情况说明;并提供您在护理前3个月的工资条,在情况说明上和工资条上都盖上您单位的财务章;如果您的工资超过纳税标准的,要提供纳税证明(到税务局开具);  误工人员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 
    3、护理费:  护理人员所在单位的误工证明(误工证明的内容包括:误工原因、误工时间、是否停发工资,停发工资金额)  护理人员所在单位出具的您的收入情况说明;并提供您在护理前3个月的工资条,在情况说明上和工资条上都盖上您单位的财务章;如果您的工资超过纳税标准的,要提供纳税证明(到税务局开具);  护理人员不能证明收入情况的,根据护理级别,不同地区收费标准不一样;  护理人员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  
    4、住院伙食补助费:  按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50元/天,根据住院天数支付;  
    5、交通费:  根据却有必要,需要转院、复诊等坐车、打的支出费用,以实际发生的票据且合理部分为准,如果没有票据,根据住院天数支付; 
    6、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  保险公司在限额11万内支付,超出的部分由肇事车主根据责任比例支付,具体核算以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方法为准; 
    7、精神损害赔偿费:  经保险公司核算后,未获得赔偿部分,由车主根据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 保险责任的开始时间取决于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法》第14条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一般而言,保险合同对保险人开始承担保险责任的时间没有约定的,保险人自投保人交付保险费时开始承担保险责任。
    因此,保险合同生效的时间与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不是同一概念。保险合同生效后,并不意味着保险人开始承担保险责任,保险人何时开始承担保险责任,取决于保险合同对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期间的约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吕梁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