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婚后公证协议是否公平?

离婚 2020-03-26 00:14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婚后财产公证的程序:
    一、准备好以下材料:
    1、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已婚夫妻办理财产公证需要带上结婚证;
    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
    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上述婚前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的原则等。
    一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空缺,待公证员对协议进行审查和修改后,再在公证员面前签字。
    二、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
    一般不允许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个人来办婚前财产公证。
    三、公证申请被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谈话笔录,并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四、双方当事人在公证员的面前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
    至此,婚前财产公证的办证程序履行完毕,当事人可于规定期限日凭收费单据来领取公证书。
  • 离婚后没有必要办财产公证,也没必要离婚财产公证书样本了。 离婚财产公证是指夫妻双方对离婚财产达成协议,到公证处办理离婚财产公证。协议离婚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在领取离婚证后自动生效,无需办理财产公证。
    诉讼离婚的,法院对夫妻财产分割进行判决的,在判决书生效时,离婚财产分割生效,因此,诉讼离婚也不需要离婚财产公证。
  •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赡养人应当在经济上供养老年人,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在继承遗产时少分或不分。赡养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在继承遗产时少分或不分。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扶助则是指子女对父母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关心、帮助和照料。
    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扶助义务,是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国《婚姻法》也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
  • 夫妻协议离婚后,财产纠纷中的财产范围:  
    1、离婚协议中未涉及的财产。  
    2、《婚姻法》第四十七条所规定的一方在离婚时隐藏、转移、变卖、毁损的及伪造债务侵占的另一方财产。  《婚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人民法院对前款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制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三十一条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广元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