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辞职员工赔偿多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01 16:07
人浏览

  如果是员工单方面辞职,一般没有赔偿。如果是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或者不按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等,员工辞职的,用人单位需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标准支付赔偿金。接下来就跟随法律快车小编一同来了解辞职员工赔偿多少。

  一、被辞职员工公司怎么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公司若辞退你的话,若单位属于以下情形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若单位不具有上述情形仍然辞退你,则此时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离职赔偿金如何计算

  我国的劳动法是这样规定的:

  1.如果一个员工工作的期限满一年,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给该员工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离职经济补偿费。如果该员工工作时间没有达到一年,但是却在六个月以上的,用人单位应该也是按照一年来计算,支付给该员工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费。

  2.如果该员工工作的年限不到六个月的,那么就只能够向他支付半个月的工资来作为经济补偿费。如果该劳动者他是技术人才,他的工资要比平均人的工资高达三倍以上,这个时候给他的经济补偿金额应该也是其他工人的三倍,不应该少给。

  3.我们这里所提到的一个月的工资是说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的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这里的月平均工资的计算,包括奖金,补贴等等,并不是单纯的按一个小时来计算的工资。那么我们再具体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哪些问题呢?首先应该是工作期限,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就是如何来计算。

  工作期限,他是这样来计算的:

  1.一般的话可以从劳动者与公司或者是某些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时候开始算起。一直到劳动者与该公司或者是用人单位解除合同。

  2.如果公司或者是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情况,只要是劳动者仍然是在工作的,那么就算作是工作期限。我们有一个计算的公式就是月平均工资乘以工作的年限。

  三、离职补偿协议

  甲方:xxx有限责任公司

  乙方:xxx,身份证号

  根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就事宜达成一致协议如下:

  一、因乙方自xxxx年xx月xx日起至今一直患病未能上班,甲、乙双方一致同意自xxx年xx月xx日起正式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

  二、甲方于本协议签订之日一次性给予乙方相关补偿款人民币元【该款项包括但不限于经济补偿金、社会保险待遇(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及失业保险等)补偿等)】。

  三、乙方取得上条所述款项后,不得再以劳动关系为由向甲方主张任何权利,甲、乙双方就解除劳动关系事项全部了结,甲方不再为乙方承担或支付劳动关系解除前后的任何社会保险金等费用。

  四、本协议签订之日,双方已经结清所有账目(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奖金、津贴、补助、等所有),双方之间已没有任何经济关系。双方共同承诺:今后双方均不得以任何理由或任何形式要求对方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五、乙方离开甲方公司后,对知悉的甲方商业秘密及本协议相关解除劳动关系事项等,负有保密义务。

  六、本协议签订后,双方应当诚信守约,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任一条款,均视为违约,违约方须向对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壹万元。

  七、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辞职员工赔偿多少的相关解答,辞职员工的赔偿数额,根据辞职原因确定,不同原因辞职的赔偿数额是不一样的,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可以联系我们法律快车平台的专业律师,为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