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非法裁员起诉的程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0-14 14:40
人浏览

  众所周知,在劳动者入职时会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双方一旦签订劳动合同,就按照合同规定需要各自履行自己的义务,没有特殊情况用工单位不得将员工辞退,更不得非法裁员。那么非法裁员起诉的程序是怎样?以下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非法裁员起诉的程序

  原则上,法院处理劳动争议必须经过仲裁。未经仲裁裁决的,法院不予受理。但有的属于民事纠纷处理范畴的案件,可以直接起诉。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辞退员工中的特殊限制

  出于对特殊人群的保护,员工有下列情况之一并且没有过错的,用人单位不能辞退: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换句话说,对于具备上述情形之一的员工,除非其有严重违纪等过错的,否则用人单位不得辞退。

  三、辞退员工的程序问题

  用人单位辞退员工时,还应注意一个通知工会的程序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21条的规定,企业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合同,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企业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对用人单位来说,在辞退员工时,务必要注意合法性的问题,即辞退员工时一定要保证证据确凿、依据充分、程序合法。由于法律规定辞退员工的举证责任完全在于用人单位一方,因此证据确凿是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合同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内部规章制度作为法律依据,这是用人单位合法辞退员工的关键。同时,在辞退员工时还应注意程序问题,如提前通知期问题、书面的通知形式问题以及工会的预先告知问题等。防范于未然,方保用人单位在辞退员工时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非法裁员起诉的程序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对于非法裁员类型的案件,需要依法经过仲裁之后才能提起诉讼,劳动者在提起仲裁时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等待仲裁机构处理即可。如果您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欢迎您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