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院判决保外就医程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12 08:58
人浏览

  虽然说监狱以及看守所都是有着相应的医务室的,但是这个医务室是不能进行疑难杂症的治疗的,所以这时候就是需要相应的当事人前往医院去进行医疗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法院判决保外就医程序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法院判决保外就医程序

  1、罪犯如需保外就医、应由监区讨论通过、报狱政科审查、初审同意后,进行病残鉴定。

  2、罪犯的疾病鉴定由监狱派人带领罪犯到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医院应当根据罪犯的病情组织有关科室医生成立3人以上鉴定小组、负责出具鉴定文件、并附诊断、辅助诊断等证明文件、在鉴定文件上签名盖章。

  3、呈报保外就医之前、监狱应征求罪犯家属所在地公安机关意见、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回复。对罪犯的保外就医必须有担保人。

  4、监狱接到罪犯被批准保外决定后(监狱审查后报省局批准)应及时通知担保人、担保人应向监狱交纳保证金后办理出监手续。

  

  二、保外就医的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准保外就医:

  1、身患而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的;

  2、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

  3、年老多病,已失去危害社会可能的。

  罪犯保外就医的病残情况,应符合《罪犯保外就医疾病伤残范围》的规定下列罪犯、根据法律规定不准保外就医

  1、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的;

  2、罪行严惩、民愤很大的;

  3、服刑期间自伤自残的。

  三、保外就医执行标准

  保外就医是监外执行的一种。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准保外就医:身患严重疾病的;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年老多病,已失去危害社会可能的。保外就医保障了监狱里的罪犯接受治疗的权利,是一种制度关怀,这也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况,且适用监外执行没有社会危险性而采取的变更执行方法。保外就医是监外执行的一种。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因患有严重疾病,经有关机关批准取保在监外医治。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况,不适宜在监狱执行刑罚而采取的变更执行方法。

  一般是两种情况:

  1、人民法院判决时发现罪犯患有严重疾病,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内执行刑罚,直接决定保外就医;

  2、罪犯在劳动改造场所服刑期间,患有严重疾病、短期内有生命危险,或者患严重慢性疾病、在劳动改造场所长期治疗无效,经劳动改造机关批准,可以保外就医。保外就医的罪犯应由罪犯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监督考察。保外就医期间应计算在刑期之内。如果罪犯病已痊愈刑期未满,应收监继续执行剩余刑期;如果刑期已满,则按期释放。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法院判决保外就医程序的全部内容。对于保外就医就是要经过相应的流程以及当事人要符合一定的条件的,不是可以随意进行的。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