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安全管理人员职责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28 12:52
人浏览

  在一些生产活动中,往往为了监督生产安全、排查日常安全隐患,对工作人员培训安全知识等等,都会配备一些安全管理人员的,这样就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接下来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安全管理人员职责是什么的详细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一、安全管理人员职责是什么

  (一)在本部门负责人领导下,负责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精神,参与本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制订,并实施生产作业现场(岗位)安全监管。

  (二)参与制订本单位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制订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法规、标准及有关文件的学习计划。组织日常的安全学习,检查、分析培训计划完成进度。

  (三)熟悉本单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类型、分布位置和受控状态,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档案。

  (四)坚持作业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和处理问题,立即纠正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行为,对现场不能处理的安全隐患和职业健康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向有关领导汇报,并跟踪整改落实。

  (五)检查本单位安全设施、设备、防护装置、警示标志、个体防护等安全技术措施的配备、安装、使用、维护等现状,并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参与安全技术措施费用计划制订,并督促计划实施。

  (六)参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订和演练,分析、总结演练存在的问题,完善预案。

  (七)参与本单位安全事故调查、原因分析,提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有效措施。

  (八)负责分析、统计安全生产事故,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填写报表。

  (九)负责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工伤事故、职业病危害等各类档案。

  (十)监督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配备和使用情况。

  (十一)配合部门负责人与外部联系和协调安全生产有关事项工作。

  (十二)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督促落实安全技术管理责任制。

  (十三)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十四)监督检查各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

  (十五)配合企业技术管理机构或技术管理人员制订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方案,并具体实施或组织、督促有关部门落实。

  

  二、用人单位怎么上传安全生产事故

  (一)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当地县级有关部门报告。也就是说,事故发生后,企业所在地县级政府相关安监、应急部门在2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内,就应能接到基层单位的事故简报。

  (二)如果情况紧急,现场负责人可以越级直接向县级以上政府相关安全管理部门报告,这个时间还是挺快的,应当说1个小时内即可完成快报。

  (三)县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然后再逐级上报,但每一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三、安全生产事故上报内容包括哪些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安全管理人员职责是什么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安全,以及排查安全隐患等等,保障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来咨询法律快车。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