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互殴和正当防卫怎么区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3 17:17
人浏览

  一、互殴和正当防卫怎么区分

  1.互殴与正当防卫的区分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备防卫意图。

  (1)互殴行为中,双方均具有殴击、伤害对方的故意,缺乏防卫意图,因此不能构成正当防卫。

  (2)正当防卫则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制止行为。

  2.在区分时,可以从行为人主观上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方面进行考察。

  (1)认识因素上,互殴行为往往具有预谋性,而正当防卫则多具有突发性。

  (2)意志因素上,互殴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主动性和不法侵害性,而正当防卫则具有被动性和防卫性。

  二、互殴中不存在防卫

  1.在互相斗殴的过程中,一般不存在正当防卫的行为。互殴是指双方或多方在主观上均具有不法侵害的故意,客观上均实施了不法侵害对方的行为。

  2.互殴行为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得主张正当防卫的权利。

  3.在一方停止或退出互殴后,如果另一方继续对对方进行殴打,此时行为的性质已经转变,从原来的互殴变为一方对另一方的加害。

  4.在这种情况下,被加害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对加害人实施的防卫行为,应认定为正当防卫。

互殴和正当防卫怎么区分

  三、互斗转变为防卫情形

  1.互斗转变为防卫的情形主要发生在一方停止或退出互殴后,另一方继续对对方进行殴打的情况下。

  此时,被加害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对加害人实施的防卫行为,应认定为正当防卫。

  2.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准确界分相互斗殴与正当防卫的界限关键在于动手时的目的。因琐事发生争执有过错的一方先动手且手段明显过激时,还击一方一般应被认为是防卫行为。

  3.这种转变体现了正当防卫的被动性和防卫性特征,即防卫行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目的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

  互殴与正当防卫的界限你是否清楚了?对于生活中的法律难题,法律快车将持续为你提供实用信息和专业建议。让我们共同维护法治社会,共建和谐生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