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土地承包的法律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25 15:25
人浏览

  农村拥有土地,但自身难以对土地进行成分有效的利用。因此,很多农民会以他人承包土地的方式来实现土地的价值。这无疑是对土地充分利用的最好方式。那么,有关土地承包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以下就请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土地承包的法律规定

  (一)土地承包是有期限的,依据土地性质的不同,期限也是不一样的。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前款规定的承包期限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继续承包。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于土地承包合同生效时开始,登记机构应当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等证书,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的,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四)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调整承包地或者收回承包地,有特殊情况或者法律规定的除外。

土地承包

  二、土地承包权可以继承吗,可以赠予吗

  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对于家庭承包,是可以继承和赠与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林地承包经营权和其他方式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当然也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赠与他人。除此之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可以继承也不可以遗赠他人。“遗赠”如不与“抚养”连在一起就与“遗嘱”一样的效力。农村土地属集体所有,不能赠与他人。如其拥有使用权,只有在建成房子后才能成为遗产或被遗赠。遗赠与遗嘱的区别在于接受财产的人的身份不同,前者不是法定继承人,而后者是。农村的土地使用权是不可以赠与的,包含土地承包经营权,也不能遗嘱处分,这从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结果就能够看出来。

  三、土地承包权利义务

  承包人的权利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中,承包人享有以下权利:

  (一)占有承包的土地以及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承包人有权从集体组织取得一定数量、质量、位置的土地以及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这是承包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

  (二)使用承包的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三)收取承包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的收益,并取得依约定数额向发包人支付收益后所余收益的所有权。公民个人的承包收益,可以继承。

  (四)转让承包经营权,这是承包人对其承包权的处分,一般是承包人无劳动力或转营他业而将承包的土地转包。转让承包经营权的收益应归承包人所有。

  (五)承包人承包土地以后,仍有权按集体组织规定的制度使用集体组织所有的农林设施,如灌溉设施、农机具等。

  (六)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依法获得相应补偿。

  承包人的义务

  (一)妥善使用承包的土地以及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这不仅要求承包人不得在承包土地上盖房、建窑、建坟,不准进行掠夺性经营;而且还要求承包人根据土地的条件,合理使用,保存、改良土地,提高地力。

  (二)承包人应依承包合同规定的数额向集体组织交付承包土地或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收益。

  (三)承包人应独立承担风险。承包人承包土地以后,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除了发生不可抗力承包人承担的交付约定数额的承包收益的义务可以减免外,对于在生产经营中的其他各种风险概由承包人自己承担。

  (四)承包人应当接受集体组织对于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监督、干涉。如承包人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发包人有权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

  发包人权利义务

  发包人的权利和义务基本上是与承包人的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故只简单列举,不再赘述。

  发包人的权利,主要是向承包人收取依承包合同规定数额的承包收益,对承包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发包人的义务,在于交付土地以及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给承包人,提供集体组织的农林设施给承包人使用,不得随意干涉承包人的生产经营活动。

  发包人在承包期内不得调整承包地。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需要适当调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的,应当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规定办理。

  发包人在承包期内不得收回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土地承包也是需要法定程序的,根据土地利用的不同,承包的期限也是不一样的。在利用土地时,要做到合理利用,切勿过度消耗土地的价值,保证土地有一定的休眠期。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土地承包的法律规定的法律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