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判决生效时间是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7-14 11:14
人浏览

  很多人都会采用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诉讼结束后人民法院都会出具相应的判决书,那么民事诉讼判决生效时间是多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判决书生效时间是多久

  一审判决书在上诉期满未提起上诉的,则为民事判决书生效时间。上诉期为当事人收到判决文书次日起计算。如果是一审,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为上诉期,未上诉的,十五日过后就生效,生效后三日内是对方支付的时间,超过三日,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了。生效日起的二年内都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超过二年就过期了。

  二、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 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普通诉讼时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最长诉讼时效:《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三、民事诉讼中的答辩期是什么意思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从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5日内,有向法院提交答辩状的权利。

  答辩状是针对原告的起诉状中陈述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作出承认或否认的陈述及理由。如果在15日内未能提交答辩,也可以在参加开庭的时候当庭答辩。如果你需要向法庭提交证据,必须在提交答辩状的期间内,将证据的复印件一并提交法庭。证据的原件则待正式开庭时带到法庭质证。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一审判决书在上诉期满未提起上诉的,则为民事判决书生效时间。上诉期为当事人收到判决文书次日起计算。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民事诉讼判决生效时间是多久的法律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