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第二审和再审的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7-20 01:58
人浏览

  在现实生活中,针对诉讼程序而言,往往很多时候会涉及到第二审和再审的问题,那么你知道民事诉讼第二审和再审的区别?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诉讼第二审和再审的区别

  提起的主体不同。第二审程序提起的主体是第一审程序中的当事人,而再审提起的主体是原审人民法院的院长、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审理的对象不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再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既可以是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也可以是二审法院的判决、裁定。

  提起的理由不同。第二审程序的提起,只要上诉人主观上认为第一审判决、裁定有错误,就可以提起上诉;而再审的提起,是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法院发现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的规定,确有错误,方可决定是否开始再审程序。

  提起的时间不同。第二审是第一审的继续,上诉期限有一定的限制。当事人对第一审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5日;当事人对第一审的裁定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期限为10日。而再审程序的提起时间,行政诉讼法未作具体规定。

  审理的法院不同。第二审人民法院必须是第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再审案件,既可以由原法院审理,也可以由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还可以由更高的人民法院提审。

  二、民事诉讼法院是否可以主动取证

  可以主动取证。

  《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四条第二款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50204

  第九十六条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包括:

  (一)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涉及身份关系的;

  (三)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诉讼的;

  (四)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

  (五)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进行。

  三、民事诉讼第二审的流程是什么

  (一)立案

  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证据交换;上诉的裁定或者判决,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

  (二)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6、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

  维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7、宣判。

  我国没有明确规定民事开庭审理后多少天内应该下达判决书,但要在审理结束前下判决书。就是说在人民法院将这个案件审理完之前要下达判决书,整个审理过程一般在三个月内。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诉讼第二审和再审的区别的相关知识,第二审程序的提起,只要上诉人主观上认为第一审判决、裁定有错误,就可以提起上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