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哪些人可以担任委托诉讼代理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7-22 00:20
人浏览

  我们知道,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是可以有委托代理人的,但是委托代理人的身份也是要有一定条件的。那么民事诉讼哪些人可以担任委托诉讼代理人?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诉讼哪些人可以担任委托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根据我国律师法的规定,律师是指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与其他诉讼代理人相比,律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法律知识、诉讼经验,能够较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目前律师已成为诉讼代理人的主体部分;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当事人的近亲属包括其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他们与当事人的关系密切,对案情也比较了解,由他们担任诉讼代理人能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有关社会团体或当事人单位推荐的人,这是我国代理制度的独特性,有关的社会团体担任诉讼代理人,是以团体推荐的人的名义代理诉讼,以便反映团体的意志,比如妇联可以推荐其工作人员作为某个妇女在诉讼上的代理人,以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工会可以推荐其工作人员作为某个会员在诉讼上的代理人。

  (四)经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这是一条弹性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委托诉讼代理人未作特别的限制性规定,除上述人员以外,当事人还可以委托其他公民担任诉讼代理人,但为了避免当事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并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其他公民担任诉讼代理人必须经过法院的许可,法院对这类诉讼代理人的知识、能力等进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能担任诉讼代理人。

  二、诉讼代理人是律师吗

  诉讼代理人可以是律师,也可以是普通人。诉讼代理人分为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指的是按法律规定享有并能够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 委托诉讼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邀请并给予授权委托情况下发生的诉讼代理,法定代理人可以是未成年人的父母,委托诉讼代理人可以是当事人授权的律师。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三、委托代理人有权代理哪些诉讼活动

  委托代理人代理权限有以下两种:

  (一)一般代理权限:代理人只能进行一般性诉讼权利的代理,如代理起诉、提供证据等;

  (二)特殊代理权限:与实体权利联系紧密的诉讼权利或特别权利,如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如果授权委托书中仅写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时,视为一般代理,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

  民事诉讼可以委托的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社会团体或者单位的推荐人等。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诉讼哪些人可以担任委托诉讼代理人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