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盈余公积金怎么计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6-03 11:08
人浏览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很多时候一些企业往往会存在一些亏损情况,需要按照规定处理,那么盈余公积金怎么计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盈余公积金怎么计算

  为了反映和监督盈余公积的提取和使用情况,企业应设置“盈余公积”总分类科目。它属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该账户贷方反映盈余公积提取的情况,借方反映提取盈余公积的使用情况;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提取尚未使用的盈余公积结存数。该科目应当分别按“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外商投资企业还应分别设置“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提取盈余公积的账务处理

  由于提取盈余公积的过程属于净利润的分配过程,所以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进行核算。企业按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时,应按各自计算出的提取数额,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科目、“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应借记“利润分配——提取储备基金”、“利润分配——提取企业发展基金”、“利润分配——提取职工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盈余公积——储备基金”、“盈余公积——企业发展基金”、“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盈余公积的会计处理方法

  由于盈余公积有着不同的用途,因此其会计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用于弥补亏损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发生的亏损,在由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以后,可用法定和任意盈余公积进行弥补。由于企业未弥补的亏损表现为“利润分配”科目借方余额,因此,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先将用于弥补亏损的盈余公积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再通过利润分配科目弥补亏损。即用法定和任意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借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科目。

  用于转增股本的会计处理。企业经股东大会决议,办理增资手续后,可以将法定和任意盈余公积转为资本或股本。企业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应按实际转增的数额,借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

  股份有限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用盈余公积派送新股时,应按派送新股计算的金额,借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按股票面值和派送新股总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股本”科目。

盈余公积金

  二、什么是盈余公积金

  盈余公积金是指公司盈余中提取的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又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两种。《法定盈余公积金按公司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的10%提取,当盈余公积金累计已达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不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股东会的决议提取和使用。

  三、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的区别有哪些

  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为全体股东投入资本,而后者属于企业留存收益。

  资本公积是由股东投入的但因故不能计入实收资本(或股本)中的那部分投入资金。以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当计入资本公积的那部分数额。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接受现金捐赠、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这里,经营活动中按规定计入资本公积的数额,不是由企业创造的利润带来的。从总体上来说,资本公积属于投入资本,归全体股东按投资比例所有。除某些项目以外,资本公积可以转增资本。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企业权力机构的决议,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各类盈余准备。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利润归还投资等。盈余公积是企业从企业创造的利润中提取的,属于留存收益范畴。盈余公积在保留法定余额的前提下,企业可以用于转增资本、分派股利、弥补亏损等。

  增加注册资本的途径有:

  增加资本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投资者投入(包括企业原有投资者和新的投资者),二是将资本公积转为实收资本,三是将留存收益转为实收资本。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盈余公积金怎么计算的相关知识,由于提取盈余公积的过程属于净利润的分配过程,所以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进行核算。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