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新农合异地报销能报多少钱比例是多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5-27 16:20
0人浏览
导读:我国规定的社会保险中包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职工医保,居民可以自行缴纳居民医保。那么新农合异地报销能报多少钱比例是多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我国规定的社会保险中包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职工医保,居民可以自行缴纳居民医保。那么新农合异地报销能报多少钱比例是多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新农合异地报销能报多少钱比例是多少

  一般来说,新农合异地报销比例是按照以下比例来算的:乡镇卫生院就医,起付线为100元,报销比例为90%;县级定点医院就医,起付线为200元,报销比例为82%;市级定点医院就医,起付线为500元,那么报销比例为65%;省级定点医院就医,起付线为700元,报销比例为55%;省外非定点医院就医,起付线为1000元,报销比例为45%。异地就医时急诊、门诊和住院产生的费用,若在当地新农合的报销范围内,都可以申请报销。报销人只需要携带相关材料前往社保局、医保局申请即可。

  二、新农合异地报销最新规定

  (一)统筹区域参合患者异地就医即时结报转诊流程

  县(区)级定点医疗机构发送电子转诊单-统筹区农合办审核通过-市级定点医疗机构。

  如果需要转诊到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发送电子转诊单-统筹区农合办审核通过-省级定点医疗机构(19家)。

  如果需要转诊到省外定点医疗机构-发送电子转诊单-国家新农合平台。

  统筹区域参合患者异地电子转诊单30日内有效。

  (二)统筹区域急诊或外出务工参合患者异地就医即时结报转诊流程

  急诊患者:急诊患者5日之内凭借省级医疗机构开的急诊挂号病志、急诊收据、住院押金收据,回农合中心补办转诊。

  外出务工人员:外地务工、居住人员,凭打工证明、居住证明5日内回农合中心补转诊单。

  统筹区农合办-发送电子转诊单-省级定点医疗机构(19家),如果需要转诊到省外定点医疗机构-发送电子转诊单-国家新农合平台。

  三、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流程是怎样的

  (一)首先凭安置地公安机关办理的有效居住证明(居住证、户口本或身份证)和社会保障卡,在参保关系所在的医保经办机构备案。跨省异地就医持社会保障卡、省内异地就医人员应持社会保障卡或身份证(户口簿和监护人身份证)办理入院登记。出院时,参保人员只需缴纳住院个人自付费用,医保结算部分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

  1、异地安置人员

  异地安置人员又分为以下3种情况:

  (1)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退休人员:主要是指退休人员退休后返回原籍居住;

  (2)异地长期居住生活的人员:主要是指随子女居住帮助带孩子的老年人;

  (3)用人单位派驻异地长期工作的工作人员:主要是指单位在外设置办事处,派驻员工长期驻外工作的这类人。

  2、异地转诊人员

  即符合当地异地转诊规定的人员;

  3、异地急诊人员

  即在外务工、出差、探亲、旅游等因急诊抢救需住院治疗的人员。

  报销手续怎么做

  (二)医保报销在各地都有点小区别,但大的方面是差不多的。无非是登记备案、持卡就医、出院结算这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异地安置人员报销手续

  登记备案:凭安置地公安机关办理的有效居住证明(居住证、户口本或身份证)和社会保障卡,在参保关系所在的医保经办机构备案。

  持卡就医:跨省异地就医持社会保障卡、省内异地就医人员应持社会保障卡或身份证(户口簿和监护人身份证)办理入院登记。

  出院结算:出院时,参保人员只需缴纳住院个人自付费用,医保结算部分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

  2、异地转诊人员报销手续

  登记备案:根据您所在地的转诊转治规定办理转诊手续,选择异地转诊医疗机构,凭《转诊转院确定表》和社会保障卡,在参保关系所在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

  持卡就医和出院结算同上。

  3、异地急诊人员报销手续

  登记备案:急诊入院三个工作日内,向参保关系所在医保经办机构,提交收治医院出具的病情介绍资料,包括门(急)诊病历、入院证明等材料,办理备案登记。

  持卡就医和出院结算同上。

  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流程首先是需要在当地的治疗医疗机构进行登记备案的,这个是需要医保的经办机构备案的。备案的时候,需要提交治疗时的病历,有入院证明也是需要提供的,如果转院就诊的,那么凭借转院治疗的确定表和社保卡,就可以备案了。

  总之,社保是居民的重要福利,医保断缴的应当及时补缴否则会影响我们的福利享受。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新农合异地报销能报多少钱比例是多少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还有疑问? 立即咨询律师

25万认证律师 · 60分钟无限追问 · 平均2分钟响应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向我提问获取解决方案
立即咨询
默认头像
王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谢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张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黄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陈律师6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