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可撤销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其法律后果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01 07:34
人浏览

  民事法律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说买卖行为、租赁行为、赠送等。可撤销的额民事法律行为主要包括被欺诈、胁迫等。那么可撤销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其法律后果呢?接下来就让法律快车小编带您了解一下这种行为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一、可撤销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其法律后果有哪些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可撤销民事行为

  二、可撤销民事行为特点

  (一)可撤销民事行为发生的原因是意思表示有瑕疵;无效民事行为发生的原因是行为根本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可撤销民事行为是有效的,仅是在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而撤销该行为时,该行为的效力才因被撤销而溯及地消灭,自始无效。而无效民事行为自始就不能发生效力。

  (二)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为之;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效力消灭,以撤销行为为条件。而无效民事行为的无效可由任何人提出。

  (三)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撤销权人对权利的行使拥有选择权,当时人可以撤销其行为,也可通过承认的表示使撤销权消灭。

  (四)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其撤销权的行使有时间限制。无效民事行为中,不存在此种限制。

  三、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行为有什么区别

  可撤销民事行为被撤销后,虽发生与无效民事行为相同的法律后果,但它不同于无效民事行为,其区别主要在于:

  (一)二者发生的原因不同。可撤销民事行为发生的原因是意思表示有瑕疵;无效民事行为发生的原因是行为根本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

  (二)二者的效力不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有效的,仅是在有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而撤销该行为时,该行为的效力才因被撤销而溯及地消灭,自始无效。而无效民事行为自始就不能发生效力。

  (三)确认二者无效的条件和程序不同。可撤销民事行为是否撤销决定于当事人的意思,只有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才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其他人无权主张该行为无效或撤销。而无效民事行为是绝对无效的,行为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都可主张无效,法院或仲裁机构也可依职权确认其无效。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可撤销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其法律后果的相关知识,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该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