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贷款逾期常见的三大误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7-19 13:45
人浏览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欠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贷款都逾期未还,那么贷款逾期常见的三大误区是什么?贷款逾期的定义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贷款逾期常见的三大误区

  当拿到贷款以后,对借贷者而言,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按时还款了。可是,总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逾期,如经营困难,拿不出多余的钱还款,或是马虎大意,忘了还款时间。想要提醒各位的是,贷款逾期可不是小事,它有两大后果。

  (一)借款人会遭遇罚息;

  (二)个人信用记录会产生污点。

  而且也发现不少人对贷款逾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常见的误区有以下三点:

  (一)一次逾期以后就再也不能贷到款

  贷款逾期后果严重,一些人就想当然地认为,只要产生一次贷款,那么以后就再也无法贷到款了。

  贷款逾期虽然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但并不是一次逾期,自己从此以后就会被打入冷宫。通常银行会有一定的宽容度,即我们常说的“连三累六”,只要不超过连续三次逾期或是累计六次逾期,一般来说,银行仍然会受理你的贷款申请。

  (二)还款日当天还款就不会逾期

  拿到贷款后,都会约定好还款方式和还款日期,一些人习惯在还款日当天还款,认为这样就一定不会产生贷款逾期。

  还款日当天还款其实是个不保险的做法,因为不同银行到账时间有差异,很有可能会碰上扣款时间早于还款资金到账时间的情况,一旦发生,就会产生贷款逾期,这种逾期不仅特别不值当,而且因为微小不易发觉,容易使人犯下连续累计还款逾期的错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还款日之前还款,时间提前一两天,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三)5年后逾期记录会自动消除

  个人征信报告5年一更新,很多人就理所应当地以为,5年后,自己的逾期记录就会自动消除,不会再出现在信用报告上。

贷款逾期

  二、贷款逾期的定义是什么

  逾期贷款是亦称“超期贷款”或“过期贷款”。指贷款项目在合同规定还款期限内,尚未还清的贷款部分。从逾期之日起,转入逾期贷款账户,并在贷款账首注明“逾期贷款”字样。为了督促贷款单位及早归还逾期贷款,对逾期部分加收利息的20%,国家贷款条例规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用留成的基本折旧基金、企业基金或利润留成归还,不得挤入成本,占用税金或坐支利润。

  根据《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借款人未按借款合同的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行为是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包括返还借款本金、支付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间的利息及支付借款逾期部分的利息。对于返还借款本金、支付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间的利息因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约定明确,一般无争议;对于借款逾期部分的利息,借款人应按何标准支付及支付至何时止,不仅当事人间有很大的争议,法官在裁决这类案件时适用的标准也不统一,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律师以为,对这一问题有必要作一整合,使大家的认识能够统一。

  银行投放在这类放款上的资金,将来可能收回,也可能收不回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极大,对于这类放款,商业银行通常要加收惩罚利息。逾期贷款属于银行的有问题资产,因此商业银行应保持较高的资本准备,准备率一般为50%。

  三、贷款逾期多久会终止合同

  贷款逾期不还的,无论逾期多久合同都不会终止,贷款逾期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内未履行的,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要求贷款人承担违约责任,合同解除后,合同权利义务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贷款合同不管贷款人逾期多久,合同都不会终止,但如果在经过债权人多次催款未还的,债权人可以进行解除贷款合同,并且要求贷款人承担违约责任。如果贷款人因为不可抗力的原因而不能履行贷款合同的话,双方当事人都可以进行解除合同。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贷款逾期常见的三大误区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有欠款的话, 还是尽快还清比较好,否则日后会十分麻烦,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